发布会在一片支持与喧嚣中落下帷幕。
散场后,李琦私下将厚厚的信封塞给那几位“历史见证者”。
那位老炮舰手紧紧握着信封,浑浊的眼中既有对酬劳的感激,更有一份难以言喻的唏嘘:“孩子,谢谢你……谢谢你还能邀请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讲讲过去的事。现在的人啊,都喜欢看漫威,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漫画,已经没多少人愿意听这些老掉牙的战争故事了……”
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泪,“真想……真想再回中途岛那片海去看看啊……”
李琦拍了拍老人的肩膀,没有多言,目送他们蹒跚离去。
他知道,这些老人的故事和情感是真实的。
而他,只是巧妙地将其融入了自己的棋局。
......
发布会引发的风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太平洋,直扑本子本土。
无论是商界巨头还是政界要员,看到相关报道后,无不气得七窍生烟,对李琦这个名字恨得咬牙切齿。
他不仅高调拍摄揭露本子战败的《决战中途岛》,还在发布会上极尽羞辱之能事,利用历史伤痕和西方舆论,将本子置于极其被动和难堪的境地。
然而,就在本子上下以为李琦的“组合拳”已经打完,他们只能被动承受这波舆论冲击时,一个更让他们头皮发麻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再次传来!
李琦通过其在好莱坞的代理人,向几大制片厂“不经意”地透露:他手中还有两个重量级的二战题材电影剧本正在寻求买家或合作方!
第一部剧本名为《广岛末班车》。
故事聚焦于1945年8月那毁灭性的原子弹爆炸事件,其核心情节令人动容。
它讲述了一名本子男子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奇迹般幸存后,搭上了开往长崎的末班列车,结果又在长崎遭遇了第二次原子弹爆炸,并再次生还的离奇经历!
更关键的是,片方强调,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第二部剧本则名为《血战钢锯岭》。
背景设定在1945年冲绳战役期间,米军对鬼子重兵把守的冲绳岛钢锯岭发起惨烈进攻。
剧本描绘了这座高达百米的悬崖被鬼子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米军在鬼子密集的炮火和机枪扫射下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的战场宛如人间地狱。
而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戴斯蒙德·道斯的军医,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坚定的反战者,因信仰拒绝携带武器)。
在枪林弹雨中,他无视战友“撤退”的呼喊,凭借近乎神迹般的勇气和毅力,一次次穿梭于死亡地带,将受伤的士兵拖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在连续奋战12小时后,他仅凭一己之力,用绳索将75名重伤员从悬崖峭壁上安全送回米军阵地,创造了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这两个剧本的杀伤力,尤其是对本子国际形象的潜在打击,让索尼影视娱乐的高层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几乎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八嘎呀路!”
索尼影视的CEO盛田昭夫在东京总部的紧急会议上拍案而起,脸色因愤怒和焦虑而涨红,“立刻!马上!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两个剧本的版权给我买过来!无论对方开价多少!无论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拿到手!即便我们买过来后永远锁在保险柜里不拍,也绝不能让它们落到别人手里,尤其是李琦或者好莱坞其他公司的手里!”
他太清楚李琦的意图了!
《广岛末班车》看似聚焦个体生存奇迹,实则将“原子弹受害者”这一本子常用的悲情叙事,置于一个极其微妙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的个体事件中。
一人经历两次核爆的离奇性可能削弱整体悲情。
并再次将公众视线拉回那两朵改变历史的蘑菇云。
《血战钢锯岭》则更直接,它将淋漓尽致地展现鬼子在冲绳战役中的“玉碎”战术给米军造成的惨重伤亡,同时塑造一位近乎圣徒般的米国英雄!
这两部电影一旦拍成上映,无疑是在《决战中途岛》的伤口上再撒两把盐,将日、美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烈厮杀和深重仇恨,血淋淋地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对本子极力塑造的和平国家形象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盛田昭夫喘着粗气,对着下属咆哮:“绝不能让李琦再这么闹下去了!再让他这么搞,我们大本子帝国的脸面,就要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买!必须买断!立刻去办!”
一场围绕两部敏感剧本版权的无声硝烟,已然在太平洋两岸悄然弥漫。
这才是李琦的期盼,一步步一招招,招招致命,而本子索尼,也只能被迫仓促应战。
这场文化领域的“中途岛海战”,激烈的交锋,在这一刻才算是拉响警报。
…
......
索尼影视派人来到「璀璨娱乐」(米国子公司)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围满了人。
“为啥这么多人?”叫佐藤的家伙忍不住瞠目道。
“这个华夏人太精明了,一定是早就放出去消息了,让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他好坐地起价。”森川则是一脸的鄙夷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