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上错花轿嫁对郎》剧组
    李琦下飞机的时候,孔阳已经在机场接机。

    “感觉你哪里不一样了。”与之前在长安不同,李琦看着孔阳,整个人似乎都发生了一种变化。

    不是长相的变化,而是那种由内而外的变化,用一句老话叫“精神焕发”。

    嘴咧的老大,从见面到现在就没有合上过。

    “卖了多少了?”

    孔阳憋着笑,“从你下飞机,我就在和你较劲,想让你先问出来。”

    “第二批货已经铺下去了,我来之前,已经卖出去这个数。”

    他伸出来四个指头,“四万,你敢信?”

    对于这个数字,李琦还没有多大的感觉,但从机场出来,听着出租车上的《求佛》。

    李琦才终于意识到这歌火了。

    “还有一件事,你得赶紧签个字,把事情敲定下来。”孔阳倚在副驾驶座上。

    他已经连续工作两白天,两黑夜了,每天看着数据,压根就睡不下。

    孔阳递过来几份合同,李琦看着上面的字眼,再看向孔阳。

    “你别这样看我,想当初我也没有想到你这首歌会这么火,现在只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和那些盗版商抢时间而已。”

    孔阳叹了一口气,原原本本将事情讲了一遍。

    京、津、冀这边他们的线下渠道还可以,但随着《求佛》上了《音乐之声》,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

    但星光的渠道可铺不到其他地方,于是他们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找川渝、沪、广等地区的印刷出版社。

    与他们合作、分成。

    利用他们的渠道,分销全国各地,还是利润三七分,星光拿七成,李琦再拿拿七成里面的三成。

    李琦仅仅简单考虑了一下,就签了。

    “爽利!”孔阳用手弹了一下合同,本来他还担心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李琦二话没说直接就过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求佛》已经在局部火起来了,仅京津冀地区这么短时间就销售了四万张,可以想象盗版商们已经开始跑步进场。

    专辑的最佳销售红利期就是第一个月,每一分钟都是钱,李琦要是扭扭捏捏个两天。

    亏的可尽是自己兜里的钱。

    其实星光还有另外一种方案,那就是将制作、销售权卖给出版公司。

    仅将发行权和版权攥在手里。

    这样相对来说,简单,还可以一下子收回来一大笔钱,至于对方赚多少,自己不管。

    但孔阳和公司高层考虑之后,还是采用了第一种方案。

    星光如今别说是国际市场,就是国内市场都排不上号,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将牌子给打响。

    他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求佛》是他们公司推出来的。

    对于星光的这个策略,李琦也表示无可厚非,谁都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相比而言,换制作商,可能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另外还有就是版权费的议价和谈判,这中间都需要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

    孔阳带着李琦先是去公司一趟,见了一趟星光的老板陈博超,随即又马不停蹄地拍海报。

    以前李琦去音像店买碟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某某巨星新专辑的海报。

    如今《求佛》大火,李琦也享受到了这个特权。

    等一切都搞定,已经过了晌午,孔阳又带着李琦去了趟财务。

    因为李琦要租房子,所以先让孔阳给他预支一些钱。

    卖出去四万张,除去成本以及宣发费用,一张碟差不多能拿五块钱左右。

    “要我说,公司有的是地方,你直接住就行了,还租什么?”

    “那不一样,咱们本来就是合作的关系,我在公司白吃白住,到时候对你影响不好。”

    孔阳闻言,咽下后半句,反而叹了一句,“真想不通,你这么小年纪,咋活这么通透?!”

    有些人就是喜欢占便宜,但便宜真的是那么好占的吗?

    人家凭什么让你吃,让你住?还不是对你有所图?

    生意是生意,情义是情义,最怕两者混为一谈。

    现在只是卖了四万张,可以想象,如果全国发行的话,最起码也是要翻上十倍不止。

    除此之外,还有版权还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和星光最终谈下来的对方手里握着40%,但可以想象,等后年彩铃业务开始兴起的时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琦这边忙的差不多,曹戎没有给自己打过来电话,反而是王惠娟打过来了电话。

    “李琦,有个《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剧组想给我约个戏,我想问问你的意见。”

    “去啊,这么好的剧组为啥不去?”

    “你知道?”

    “你们那个剧组男三是不是叫沙益?”

    “我们男一号叫沙益。”

    “……”李琦猛地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我听一个哥们说过这个戏,剧本不错的,一定要争取一下。”

    《上错花轿嫁对郎》原本导演定的男一号确实是沙益,为了这个角色,沙益疯狂减肥,减重到了120斤。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