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急忙垂首请安,明知道陛下认错了人,也不能当面反驳。
伴君如伴虎,万一因此惹怒了陛下,可不能闹着玩儿的,圣上稍不高兴一定会砍了她,还会因此连累了上官家族。
整个家族老老少少,亲戚里道地三四百口子人呢,他们的安危可都维系在自己身上呢。
何况,平日里宠溺自己的师父可是陛下的妻子,刚才陛下对自己那份可心模样可是一下子怼到了娘娘的痛处。
娘娘素日里都在含沙射影地对那些陛下当下正宠幸的妃子一顿贬低,若是自己也成了她们中的一员,还不得被娘娘给整死啊。
旁人不知道娘娘的厉害之处,可自己这段时间的相处,已经了解了太多了。
人都说卧虎藏龙,娘娘就是那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狮子,看似好惹,实际上,她都在暗自记着小本本呢,一旦等她得了势,那些人一定会死得很惨。
倪土曾经告诉过她,武媚儿娘娘前途不可估量,让她一定要跟她搞好关系。
这个关系怎么搞?上官婉儿一直没找到窍门。
但今日也不能把自己变成师父武媚儿娘娘的姐妹啊。
这可不成。
上官婉儿快速瞥一眼站在跟前的师父,见她很是玩味地瞧着自己。
这眼神明显是在试探着考验自己呢。
上官婉儿灵机一动,急忙对李治回话道:“陛下,小女子姓上官名婉儿,乃上官桀孙女,不是什么香儿。”
李治听这话,也是一愣神的功夫。
“抬起头来。”
上官婉儿听闻此话,将头仰了起来,不过眼睛还是盯着地板瞧。
不能与君王对峙眼神,要不然就犯了大忌了。
李治上前走几步,瞧着上官婉儿瞧了半晌,这才摇了摇头,确认他刚才看错了人。
不过,这个上官婉儿跟墨香儿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但是呢,仔细一品,两人确乎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两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迥然不同。
墨香儿是温柔似水,只是亲近一二便让他浑身放松下来,如沐春风。
这个上官婉儿却是冷峻地霸气十足,还没走近一步便觉得寒气逼人。
这人的气质倒是跟武媚儿相差不大。
“难道这位就是小黄门们一直跟朕禀报的武媚儿的徒弟?”
李治这般想着,回头去瞧武媚儿,却见她低眉静心地研墨。
李治知道武媚儿又开始生自己的气了,也就放弃了好好玩捏这个上官婉儿的心思了。
“你起来吧。”
“谢陛下。”
李治继续给武媚儿的画作提词儿。
书写完毕,品味着偶得佳作,李治的心情才变得好起来。“爱妃,朕写的怎么样,给朕品评一下。”
武媚儿瞧了笑着不语。
少卿,武媚儿说道:“不如让我的徒儿上官婉儿替我评述一下。”
李治顿时来了兴趣:“哦?她能知道你的心思?”
武媚儿冲他点了点头。
李治便说到:“好,你来说吧。”
正站在一旁伺候着的上官婉儿听了这话手儿一哆嗦,生怕因为说出了话惹来杀身之祸,便答应着便瞧着武媚儿的神色,看她一脸的平澹,这才大着胆子瞧着题词,仔细咂摸起来。
“陛下的字写得非同一般,刚劲有力,如临劲风吹拂。”
李治听了,心里很是舒畅,不由得点了点头,又仔细地瞧着自己写的字。
“陛下的词儿写得也好,对娘娘的画作评述地恰如其分,另外,还能因一点而涉及一面,可谓思路豁达,不亏为天子之威。”
李治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又再次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不过……”上官婉儿说到此话时,突然停顿下来。
“不过什么?”李治的脸色突然收走了高兴,变得严肃起来。
武媚儿也是一惊,竖起眉毛去瞧上官婉儿要闯下多大的祸。
上官婉儿不慌不忙,回答道:“不过的是,陛下还没赏赐小女一幅字呢,陛下的字儿写得好,词儿更是妙,小女子第一次与陛下见面,斗胆向陛下求御书墨宝,回去后供奉在中堂,日夜参拜。”
李治一听这话,立马打消了被人说不好的顾虑,为这小女子的机敏和伶牙俐齿给逗乐了。
李治哈哈大笑起来。
武媚儿本来为上官婉儿的话担惊受怕,没想到上官婉儿来了这么一处,也是被逗乐了,不由得抿嘴一笑。
化解了这份尴尬,三人便吟诗作对,玩得不亦乐乎。
李治对这个美丽又冰雪聪明的上官婉儿越看越觉得心里欢喜,不由得看得有些痴呆了。
这一切都被武媚儿看在了眼里。
长安夜夜笙箫歌舞,或是平澹如水。
但在远在边陲的沙场上,倪土正遇到一场生死考验。
当倪土焦急地将弓箭握出手心汗水时,远处急匆匆奔来一人,大呼小叫着:“不好了,将军!将军不好了!”
此时,围绕在刘家栋身旁的盾牌手逐渐有了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