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的女官,多数是皇帝的妃子。
只有少部分,是安心在太后、皇后身边纯粹做事情的人。
这样的人,在皇帝面前晃久了,也又成为妃子的机会。
还有一些,是因为某些机缘巧合,能够出宫,嫁给颇有才学的官吏。
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终老家乡。
祝又安不在这些选项中。
她风华正茂、青春洋溢的时候,正撞上皇帝因为瑛妃的死亡,对于女色兴致缺缺。
除了皇后那里,几乎不踏入后宫中。
她因为有几分才学,又能够做事,被送到行宫做事。
远离了皇帝的身边,最起码生命的安全有了保证。
后来与太子妃相熟,重新回到皇宫大内身边,却是为了更好的辅助太子妃管理后宫事宜。
她在典籍文献上颇有建树,是太子妃身边相当倚重的文书处理官。
皇帝年幼,后宫的宫女曾经放出过一批,后宫里面又没有皇帝的妃嫔在。
很多事情,仍旧是从前先帝的妃嫔们在做事。
太子妃现在为摄政王妃,很多事情从辈分上就变得麻烦了起来。
先帝的妃嫔,自然是摄政王王妃的长辈,一些疏漏,一些应该直接指出来的错误。
就必须委婉的去解释。
祝又安在这个过程中,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与她有相同感觉的,还有一位杨姓女官,对方到太子妃身边的时间更早。
与祝又安的指责范围各不相同。
两人在彼此的交流中,发现有很多事情,是有共同话题的。
可能只有一件事情不太一样,那就是家人。
杨女官有个来到京城的族人,在皇帝面前十分有名,眼看着未来也是光明灿烂的样子。
祝又安与自己的家人关系,只能说是平平。
祝明杰与她的关系,说是一个姓氏,都是说近了。
两个人不曾见过面,也不曾直接交流过。
只是祝明杰为了云安公主的事情,想办法托人送到她手里一封信。
她当时就有些疑惑,他都能想办法送到宫里来了,为什么不送到云安公主那里去呢。
转送公主府,总不能比送到皇宫大内来的更麻烦吧?
虽然后来送信的说,是因为女官有去外面采买的机会,遇见女官的次数,总是比公主轻易。
祝又安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不舒服。
詹家的人,是因为获罪被流放到四方城,现在因为云安公主的事情,那边的人送信回来。
需要她从中间作为中转,但是,祝又安觉得自己仍旧不能理解祝明杰的想法。
他们之间有那么亲密,有那么值得信任吗?
她是因为家人获罪,作为罪人没入掖庭。
后来是因为自己的识文断字,阴差阳错,诸多机缘巧合下,才有了今天。
祝明杰是作为远房的旁系亲属,凭借自己的本事,一点点考入京城。
自己走到今天这个地位来的,有什么必要,跟她联络家人的感情吗?
祝明杰在那之后,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送信的不合适。
很少再莽撞的出现在祝又安面前。
杨女官与那位族人见面的次数也很少。
只是在宫里面,偶尔会听到前朝传来的只言片语的消息。
身为摄政王妃身边一等一的女官,杨女官没有成亲的机会。
太子妃问过她的意见,在他们出府,住在摄政王府之后。
太子妃想要为她找一门婚事,杨女官拒绝了。
她说:“我想为太子妃专心做事。”
杨女官说的坚定,后来太子妃就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
杨女官后来对祝又安私下说过,自己的家人,家族里的那些人,现在有自己压着还能够收敛一二。
不至于给摄政王的面子上加污点。
如果她成婚了,有了孩子,那么在未来,很多事情就是不能够控制的。
杨女官害怕那样的未来,加上她已经在宫里过了太多年了。
早就没有了少女青春慕艾的时刻,也少了遇见心上人的悸动。
她对于所谓的情爱,在无数次的争斗中,早早就磨平了,现在是心如死水,无动于衷。
她的另外一个妹妹,则是在云安公主身边做事。
隐约听过对方与某位管事,有些绯闻的样子。
两人之间私底下的感情似乎也很好,只是很可惜,最后仍旧是没有成。
因为牵涉到了公主的利益,对方被外人收买,将公主府的消息,一直在偷偷的向外传递。
依照律法处置之后,那位女官与管事的绯闻也就此中断了。
太子妃待人亲厚,在成为太子受伤重病之前,是一个温和的好人形象。
在皇宫里面,无论面对哪个妃子,都是一贯的温和有礼。
就是在管理东宫的时候,也轻易不会动怒。
在太子重病复原之后,太子妃性格中攻击性的那一面开始露头。
太子用双腿交换了重新活下来的机会,御医的看法是,除了不能够行走,其他的与常人无异。
那个时间,有很多宫女在太子身边蠢蠢欲动。
因为太子在处理公务之外,身边需要大量的仆役做事。
原先的太子威严惊人,很多宫女在他面前说不了两句话,太子就把人打发走了。
现在太子可以长久的停留在某个地方,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冒出了很多想要与太子欢好的人。
太子妃在那个时间,严惩动了心思的人,祝又安也是因为相对稳重的性格,被重新调了出来。
除了在太子妃身边处理事情,也会安排到太子身边协助文书的工作。
祝又安没有让太子妃失望,最起码祝又安对太子没有意思。
太子显然对她也没有意思。
太子现在需要担心的是,其他兄弟们对于东宫位子的虎视眈眈。
以及在短时间内将自己身体修复好的动作。
过于急迫的接近女色,只会让自己的身体一直亏损下去。
太子对于太子妃处置那些胆大包天的宫女,一点意见也没有。
死于马上风的亲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后来在一次围猎中,祝又安收到了祝明杰送来的猎物,前来送信的人,说这是给家人的礼物。
对于祝明杰来讲,算是一种相当隐晦的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