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半岛:一切从跑男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9章 疾速追杀上映
    西卡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留下来。

    由于要抓紧时间练习,她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团队精神的。

    不过走归走,不代表西卡心里的想法就此消散,还会被秀英三女给背刺。

    相反,她一直记着这个事。

    所以晚上的时候,西卡又来了。

    然后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要拉着李子勋玩游戏,怎么劝都劝不了。

    没办法,李子勋只好答应她。

    结果呢。

    西卡的表现还比不上泰妍,都还没有开始攻击下路,就尝到了败北的滋味。

    关键是她输了还不服气,不等缓口气就又让李子勋继续。

    真是又菜又爱玩。

    “还来吗?”

    “不来了,不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子勋没注意时间。

    反正结束时,西卡已经彻底宣布熄火,

    除了眼珠子能转,嘴上还能说,身体半点力气都提不起来。

    “呀,我饿了。”西卡念叨道。

    这也让她找到了理由:“这次会输得那么惨,肯定是我没有吃饭的关系。”

    “如果我吃了东西,肯定不会表现的那么不堪。”

    李子勋笑了:“你这话说的,吃饭怎么说得像是吃兴奋剂一样。”

    “何况我没让你吃吗?你自己不吃,怪得了谁呢。”

    “呀,你别得意。”西卡不服气道。

    “等我吃饱喝足,再重振旗鼓的跟你大战三百回合。”

    “别吹牛了。”李子勋嗤笑道。

    “也不知道是谁,刚才在说不行了,反正我算是发现了,你们都是一个德行。”

    “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西卡想了下说:“韭菜,生蚝,鲍鱼,参鸡汤...”

    “等等,你等等。”

    李子勋打断道:“是你想吃的,不是给我买来补身子的。”

    “要补一起补,免得欧巴你后面输了不认账。”西卡轻哼道。

    “欧巴,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那我是不是该跟你说一声谢谢?”李子勋好笑的摇头,起身开始穿衣服。

    “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冰箱里都没有,想吃我只有去现买。”

    “要不算了,都这么晚了,我还坚持的住。”西卡闻言立刻改变了主意。

    “真的还行?那我们继续?”李子勋玩味道。

    “我睡觉了!”

    西卡脸色一变,把被子往脸上一蒙,倒头就睡。

    “瞧你吓的那样。”

    李子勋打开卧室门,离开前回头道:“你先好生休息,我出去给你买点吃的。”

    “快去快回。”西卡瓮声瓮气的应道。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

    东西就被李子勋买了回来,不仅有之前提的那些,甚至还有其他小吃。

    西卡看着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馋的直流口水。

    只是她也没忘了,在吃东西之前,拍上一张照片发到少女时代的内部聊天群去。

    这一操作,可让本还安静的聊天群,瞬间炸开了锅。

    滴滴滴滴~

    从那时开始,消息提示音就没有断过。

    西卡却在发完照片后,就不看手机了,脸上满是阴恻恻的坏笑。

    李子勋呢。

    他其实也在群里,不过同样很识相的没有去翻看手机,更不可能去答话回复。

    这个时候就要装作不知道,不清楚,跟他没关系。

    避免被这群丫头缠上。

    待两人吃饱喝足。

    战斗继续?

    那是不可能的。

    说是要再来,只不过是在开玩笑,李子勋还是很怜香惜玉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在把西卡送往SM公司后。

    李子勋跑了一趟CCM,询问了崔正允有关Tara这次迷你专辑的事情,得到了满意的回复。

    另外他也给奉俊昊打去了电话,收到拍摄许可还在办理的消息。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

    在RM第四十三期节目播出的前一天上午,李子勋带着允儿坐上了前往米国纽约的飞机。

    《疾速追杀》即将上映。

    为什么要带着允儿。

    因为《新世界》上映时,李子勋是带着帕尼参加的首映仪式。

    当时允儿闹了些别扭,嗔怪没带她。

    于是李子勋答应下次带她一起,所以两人才会同行。

    ...

    时间:2011年5月15日,晚上6点。

    身穿礼服的李子勋和允儿,坐着入场车辆,到达门口。

    当两人下车时,早已在现场等待的记者,稍作惊讶后,都开始了各自的本职工作。

    闪光灯霎时间在现场不断闪烁。

    老实说在之前,这些记者收到邀请时,并不是很乐意前来。

    毕竟《疾速追杀》这部电影,除了两位男配角威廉.达富和阿尔菲.艾伦以外,其他人在好莱坞并没有多少关注度。

    (前者是《蜘蛛侠》绿魔的扮演者、后者是《权利的游戏》席恩.葛雷乔伊的扮演者)

    李子勋在这边更是称得上毫无名气。

    所以前来的记者,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工作的,都没想过浪费太多的胶卷。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