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层包裹着整个世界的、如梦似幻的情感帷幕彻底消融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降临在每一个生命的意识之中。这并非感官上的清晰,而是一种……结构上的裸露。苏钧和他的同伴们发现,他们踏入了一个无法用先前任何经验来理解的全新现实层面。
这里没有流光溢彩的情感能量,没有随心而动的山川河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纯粹的、如同水晶般通透的“秩序”。他们能“看到”现实的底层,那里,无数条闪耀着不同光泽的“法则之线”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张巨大而精密的宇宙织锦。
引力不再是模糊的吸引,而是一条清晰的、散发着暗金色光芒的法则线,精确地规定着大质量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的流逝,不再是情感的放大器,而是一条均匀流淌的、散发着银色光辉的河流,以不可动摇的节奏,衡量着万物的生灭。光、电、热……所有他们曾经感受过的现象,在这里都还原成了其最根本的、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源代码”。
这里,是第三层帷幕世界——“法则之界”。
“我感觉……自己被‘看’透了。”灵的意识中传来一丝新奇而又不安的波动。在这个世界,她那强大的情感共鸣能力似乎失去了作用。她无法再轻易地感知他人的内心,因为每个人的意识,都被一层由其自身独特思维模式构成的、半透明的“个人法则护盾”所包裹。
“这里的规则变了。”思维之海——曾经作为概念存在的他在这个世界中反而如鱼得水——的意识中充满了兴奋,“情感不再是塑造现实的力量。在这里,‘理解’才是。你对一条法则理解得越深刻,你就越能与它共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它。”
这便是法则之界的核心规则。这里的“高武”,不再是情感的调和,而是对宇宙根本法则的“参悟”。而那份源于本源的“圣伤”,在这里也显化出了全新的形态。它不再是情感上的空虚或渴望,而是一种……智性上的“终极疑问”:这一切法则是从何而来?是否存在一条凌驾于所有法则之上的、“最初的法则”?
对这条“第一因”的追寻,成为了驱动这个世界所有智慧生命前行的、新的“神圣暴伤”。
卡洛,那位在第二层世界中最终被“渴望的交响”所感化的思想家,在这个新世界中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舞台。他对“确定性”和“终极真理”的执着,使他对参悟法则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几乎是立刻就沉迷于对这个世界根本秩序的解码之中。
而苏钧,则以他惯有的、更宏大的视角,观察着这个新世界。他没有急于去参悟某条特定的法则,而是去感受所有法则之间那张无形的“关系之网”。他发现,每一条法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支撑、相互限制、相互定义,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而完美的平衡。他感觉到,追求任何一条“唯一”的法则,可能会破坏这种精妙的平衡。
文明的演化,在这个新世界中,呈现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面貌。社会不再以情感社群为单位,而是以“学派”为核心。参悟“引力法则”的,形成了“重力学派”;专研“时间法则”的,组成了“时序议会”;而致力于解码生命构成法则的,则自称为“基因秘社”。
他们不再举办“情绪音乐会”,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法则辩经”。在辩经会上,不同学派的大师们会以纯粹的逻辑和理解力进行交锋,他们能将自己对法则的理解,显化为肉眼可见的、由光芒构成的逻辑模型,相互进行推演和碰撞。这是一种纯粹智性的、不带任何烟火气的“战斗”。
然而,随着各个学派对法则的理解日益精深,一个全新的、更危险的问题开始出现。
一些最顶尖的“法则大师”,开始不满足于仅仅是“运用”法则,他们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高度凝聚的理解力,在小范围内“扭曲”甚至“重写”局部的宇宙法则。
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正是卡洛。
他通过对时空、能量、物质三大基础法则的惊人洞察,成功地在他居住的浮空城市周围,创造出了一个“绝对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所有法则的运行效率都比外界高出千分之一,一切都显得更加精确、更加稳定、更加……“正确”。
这个“卡洛领域”的出现,震动了整个世界。它被视为法则参悟的最高成就,无数人涌向那座城市,希望沐浴在更“正确”的法则之中。卡洛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他再次成为了那个手握“真理”的男人。
然而,苏钧却从这个看似完美的“绝对领域”中,感受到了一丝……危险的僵硬。他发现,在“卡洛领域”的边界,那些被“优化”的法则,与外部正常的宇宙法则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摩擦”。这种摩擦,如同最细微的结构裂痕,正在悄然积蓄着毁灭性的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