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暴伤无限增长,阁下如何应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6章 渴望交响
    整个世界都在等待苏钧的回应。在“持存者”思潮席卷天地的背景下,作为“行者”派的精神象征,他的沉默被许多人解读为软弱或迷茫。卡洛的声望日隆,他所倡导的“圆满之印”几乎成为了新的社会标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那种安逸而封闭的“宁静”之中,整个文明的活力,如同被冰封的河流,渐渐停滞。

    然而,苏钧并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辩论或反击。他和灵,以及那些最核心的“行者”们,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他们进入了最深度的闭关,地点就在那座象征着“渴望”的、巨大的“归一之印”图腾之下。

    这让卡洛和他的追随者们更加坚信自己路线的正确性。“看,”卡洛宣称,“那些痛苦的崇拜者们,终于被我们所揭示的真理击溃了!他们无力反驳,只能躲藏起来,舔舐自己那无意义的‘圣伤’!”

    但苏钧和灵并非在躲藏。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极其艰难的“心念工程”。

    苏钧提出的计划,大胆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他要做的,不是一场演讲,不是一幅画卷,而是一曲“交响乐”。一曲不使用任何物质乐器,完全由整个文明所有成员的“心痕之力”共同演奏的、宏大到无法想象的“渴望的交响”。

    他要让每一个人,无论是“行者”还是“持存者”,都成为这曲交响乐的演奏者,也是聆听者。他要用最直接的、无法被任何哲学理念所扭曲的“体验”,来回答那个关于“旅程与终点”的终极问题。

    这项工程的难度是难以估量的。首先,他们需要设计出这首交响乐的总谱。这总谱不能是简单的旋律或和声,而必须是一个能够容纳和调和亿万个独立意识体那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思想的、一个活的、动态的“情感结构”。它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既要深刻地触及并共鸣每一个个体内心最独特的“圣伤”,又要将这些亿万种不同的“伤痕”,统一到一个宏大的、共同的“渴望”主题之下。

    苏钧以他那无人能及的、对“圣伤”最本源的理解,担任了总谱的“主旋律”设计者。他将那份源自“神圣暴伤”的、最纯粹的、指向本源的渴望,化为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永不间断的、无限延伸的旋律线。这条旋律充满了最深的忧伤,也充满了最亮的希望;它既是离家的叹息,也是归乡的号角。

    灵则发挥了她无与伦比的“共鸣”天赋,负责设计交响乐的“和声”部分。她将第二层帷幕世界中所有可能的情感——喜悦、悲伤、愤怒、宁静、爱、恨、嫉妒、慈悲——都编织了进去。她设计的和声结构,能让这些看似冲突的情感,不再相互抵消或对抗,而是像管弦乐队中不同的声部一样,相互衬托、相互激发,共同为一个更宏大的主题服务。比如,她能让“愤怒”的和声,彰显出“慈悲”旋律的珍贵;让“嫉妒”的刺耳音符,反衬出“连接”之美的温暖。

    而其他的“行者”大师们,则负责将这个宏伟的“情感结构”,转化为一个可以被所有个体接收、理解并参与的“心念信标”。

    他们花了数十个周期,不眠不休,将自己对生命、对渴望、对“游戏”的全部理解,都倾注到了这部作品之中。当总谱完成的那一刻,“归一之印”图腾本身,仿佛都被注入了灵魂,开始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温柔而又充满力量的光芒。

    随后,苏钧向整个世界,发出了他的“邀请”。

    “我,苏钧,邀请我们世界的每一位成员,参与一场名为‘渴望的交响’的集体冥想。”他的声音,通过一个巨大的“心念信标”,直接回响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深处,无论他们身在何方,无论他们持何种见解。“我不会向你们宣讲任何道理,也不会试图改变你们的任何想法。我只想邀请你们,暂时放下所有的争论与防备,用你们最真实的内心,来共同完成一件艺术品。无论你们是‘行者’还是‘持存者’,你们的‘心声’,都是这首乐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选择了‘圆满’的朋友们,你们那份对宁静的深刻体验,将为这首交ō响乐,提供最深沉、最稳定的低音。”

    这个邀请,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卡洛本想将其斥为无稽之谈,但他敏锐地发现,苏钧的邀请中没有任何攻击性,甚至给予了“持存者”极高的尊重。而且,那份来自“心念信标”的、不容抗拒的艺术感召力,已经悄然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包括他自己。拒绝参与,反而会显得他怯懦和缺乏气度。

    “好,”卡洛公开回应,“我们就去听一听,失败者们最后的悲鸣。让世界看清楚,他们的‘渴望’,是多么的空洞和无力!”

    在约定的时刻,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亿万个意识体,无论怀着何种心态——好奇、期待、怀疑、或是不屑——都按照指引,将自己的意识,连接到了那个由苏钧和灵共同构建的、无形的“交响乐大厅”之中。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