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子魔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6章 山毛榉。
    北海五寒村,太阳草原。

    二十年前,王怡芳抱着不满两岁的戴云飞,和丈夫戴云南一同踏上这片异国的土地。

    她想来亲眼看看北海的冬天,那传说中如梦似幻的雪雾。

    也是因此导致了母子二人长达20年的别离,王怡芳说她是抱着儿子戴云飞的,可突然弥漫的大雾,让那个婴儿在他的怀中不翼而飞。

    赵休还记得她唱的那首歌谣,当时的王怡芳就像被催眠了一样,她喉中吐出的声音甚至有些陌生:雾丢掉了身体,你丢掉了灵魂,他们...蜡烛....找你。

    这断断续续的话,现在想来依然诡异至极。

    赵休与赵芽分开后,独自来到此处。

    富良野位于栖树海国这条"长虫"的头部,若按经纬度横移,它甚至比衫县更加靠北。

    夏季时,这里是无边无际的薰衣草花海,深浅不一的紫色一直蔓延至天际;而到了冬季,它虽与衫县同属风雪的国度,却因岛国的独特地理而显得温柔许多。

    衫县是内陆,北风凛冽,寒意刺骨;

    而这里被海洋环抱,洋流的调节让温度变化缓慢,冬无酷寒,夏无燥热。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被精心打造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赵休出现的那片薰衣草牧场,正是景区内着名的"太阳草原"。

    而在草原周边,便是游客们下榻的“五寒村”。

    世界各地的旅人乘飞机抵达栖树海国,再转乘新干线或其他交通工具,分散至各个城市。

    其中的五寒村推崇的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没有疾驰的车辆,只有被自然景观温柔包裹的小路。

    这里只允许自行车和小型低速车通行,甚至连铁路也保留着老式慢火车,这让时光仿佛被拉长。

    若是来自快节奏的大城市,人会在这里感受到不一样的宁静。

    一路上人流不断。

    游客们通常在度假村附近订好酒店,住上一周甚至更久,只为静静欣赏夏日薰衣草的摇曳,或是冬日白雪的静谧。

    此刻的赵休走在七月的暖阳下,感受着如春日般和煦的气候。

    五寒村周围散布着许多民宿,追求性价比的游客往往会选择这里。

    而二十年前,戴云飞的母亲王怡芳入住的则是当时颇为高档的"王子酒店"。

    赵休沿着青砖石铺就的小路蜿蜒前行。

    这条名为"薰衣草大道"的街道,从村内一直延伸至原野,尽头便是太阳草原。

    通向村落之中,沿途满是精心布置的景观和当地人的小摊,哈密瓜果冻、醇厚牛乳、各式薰衣草制品……

    店主们以"慢时光"为主题,将寻常商品装点得精致诱人,引得游客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同样是一瓶精油,经过文化的包装就能卖出数倍的高价,不过来此度假的人,也不会在意这点"浪漫税"。

    路旁伊努族服饰专营店,彩色布帘在微风中轻晃,隔壁少数民族店铺的鹿角装饰与手工珠链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那些看似平和的招揽,却在赵休的影子下暴露无遗,人的贪婪和渴望是藏不住的,这世间没有人不爱钱财。

    不过他们懂得隐忍克制,和这个民族的特性很相似,虚伪,贪婪通常隐藏在无害的表面之下。

    没有人比赵休更熟悉这份恶毒,弱小的人本该就是如此。

    成双成对的情侣在店铺间流连忘返,十指相扣的身影在薰衣草香中显得格外缠绵;偏爱慢生活的中年旅人则坐在露天茶座,让时光随着咖啡的热气缓缓飘散。

    赵休独自穿行其间,对店家们温和的招呼却始终不曾驻足。

    这种恰到好处的边界感,或许正合当下年轻人的心意,没有喋喋不休的推销,也免去了过分热情的叨扰。

    可这份克制的礼貌背后,又何尝不是现代人骨子里的疏离与倦意?

    薰衣草大道的尽头,精致的手作食品店散发着甜蜜的香气,而那些藏在花木深处的民宿,则若隐若现。

    五寒村到了。

    村口处,一座冂字形的木质龙门架高高矗立,架下悬着的幸运铜钟在风中微微晃动。

    白色字的木柱子中和了金属吊钟的冰凉感。

    赵休抬眼看去。

    尽管经年保养,铜钟内里仍留下了岁月斑驳的印记,那是当地村民在丰收时节,为取悦秋神而奋力敲击的痕迹。

    现在已是表演大过意义。

    迈过龙门架,便正式进入了五寒村的核心区域。

    游客们不少,三三两两的互不打扰。

    宽阔的道路两侧,旅游店铺都巧妙地隐在民居之中,就连招揽客人的招牌也保持着朴素的格调。

    没有刺眼的霓虹,没有浮夸的灯箱,只有木质看板上手写的店名。

    村内的道路行至中央,向左一转是个小广场。

    王子酒店。

    赵休站在街角的居酒屋前,望着这座被岁月打磨得略显斑驳的建筑。

    二十年过去,王子酒店早已不复当年辉煌。

    连待客的门童和侍应也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偶尔有一些年轻人还要和他们配合着干一些搬运行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