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汝南王的废柴儿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扬帆书院
    扬州城北,有一片广袤无垠的湖泊,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大地之上,此湖名为太阴湖。

    这太阴湖紧邻扬州城,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在靠近扬州城的岸边,零零星星地点缀着数座大小不一的岛屿。

    这些岛屿形态各异,有的像巨龙蜿蜒伸展,有的似大象悠然俯卧,还有的仿佛乌龟静静蛰伏。

    但最为奇特的是,它们整体看上去就像是在大海上扬帆起航的船只一般,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而其中一座岛上,则矗立着一所声名远扬的书院——扬帆书院。

    这座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每年都能为吴国培养出众多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人才。

    他们或入朝为官,造福一方百姓;或游历天下,传播文化知识。

    可以说,这所书院对于吴国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江岩轻装简行,未带任何其他随从,只与好友范离一同来到了太阴湖畔。

    两人站在湖边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太阴湖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座小岛,岛上绿树成荫。

    其间隐约可见许多青砖白墙的建筑,那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扬帆书院。

    二人来到湖边码头,登上一只小巧精致的小舟。

    船夫熟练地撑起船篙,小舟便缓缓地向着湖心驶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小岛的轮廓愈发清晰起来。

    岛上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不一会儿,小舟靠岸。江岩和范离下船踏上陆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巍峨的门楣。

    它的形状恰似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气势恢宏。

    门楣上方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四个飘逸出尘的大字:“扬帆书院”。

    字体苍劲有力,笔走龙蛇,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走进书院大门,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种满了高大挺拔的银杏树。

    此时正值秋季,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叶子,宛如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摇曳生姿。

    一阵微风吹过,金黄的叶片纷纷飘落而下,如同下起了一场金色的雨,将地面铺成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

    行走其间,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在书院那幽静偏僻的一角,矗立着一棵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高大银杏树。

    其树冠如同一把巨伞撑开,遮蔽了大片天空,洒下一片浓荫。

    就在这棵古老银杏树的脚下,坐落着一座看似简陋却别有韵味的小院。

    谁能想到,闻名遐迩、名震天下的吴国大儒云涯子竟然隐居于此!

    说起这位云涯子,那可真是来头不小。他乃是弘历三年科举考试中的状元郎,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而那一年的榜眼,便是当今吴国声名显赫、位高权重的宰相王安陂。两人可谓一时瑜亮,皆为国家之栋梁。

    然而,云涯子在弘历十年时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远离朝堂纷争,来到这扬帆书院教书育人。

    时光荏苒,匆匆一晃已是二十多个春秋过去了。

    此时,江岩带着范离一同前来拜访云涯子。

    他让范离留在门口稍作等待,自己则独自一人缓缓踏入这座清幽的小院之中。

    刚一走进院子,江岩便瞧见庭院中央正坐着一位身穿淡黄色长袍的老者。

    老者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手中捧着一本书,专心致志地阅读着。

    江岩心中一动,瞬间意识到眼前之人必定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云涯子先生。

    于是,江岩赶忙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并朗声道:“学生江岩,拜见云涯子先生!”

    听到声音,云涯子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落在江岩身上,眼中流露出一丝好奇之色,开口问道:“你可是来自金陵城的江岩?”

    江岩微微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回应道:“正是区区在下,没想到先生居然知晓我的名字。”

    云涯子面带微笑,迅速起身,步履轻快地迎向江岩,并极为热情地伸手示意其入座。

    紧接着,他亲自取过茶壶,优雅地倾倒出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递至江岩面前,口中说道:“我曾经仔细品读阁下所作之诗词,深感自愧弗如啊。

    在这诗词一途之上,我的造诣与您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呐。

    先生之称谓,于我而言实不敢当!不知可否与您以同辈相待而论交呢?”

    江岩闻言,微微一笑,谦逊地回应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厚着脸皮尊称您一声云大哥啦!

    小弟近日因事来到扬州,期间偶然听闻云大哥的大名,心生敬仰之情,故而特意登门拜访,想要与您畅谈一番。”

    接下来的时间里,二人相谈甚欢,话题广泛且深入。

    他们时而谈论朝堂之事,对当今局势发表各自独到的见解;

    时而关注民生疾苦,为百姓的生计问题忧心忡忡;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