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王朝末年炮灰,我靠美食养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立身
    短短一日早上,新开的崔家食肆就人满为患。

    那些领了鸡蛋的人看到落脚的食客们都在大快朵颐,这老早就排队的他们自然是忍不住的,也跟着要了一碗尝尝。

    这一尝,就被惊艳到了。

    以前他们不爱喝粥,是觉得这东西不够饱腹,一日怕是要吃上六七顿才够,但今天吃过崔家食肆的粥品后才晓得从前喝过的那些太偷工减料了。

    用的米也不好,熬煮出来自然不够浓稠。

    而崔大牛这里都是自己产的好米,几十袋就放在灶间等着下锅,一点都不会不舍得,自然味道和材料都是别人家比不上的。

    所以,仅仅一早上,只要是出了崔家食肆门的客人就没有不夸赞的。

    可惜肚子只有一个,尝了其中一个口味,就吃不下其他口味,只能想着明天再来,定要把这些味道都给尝个遍才是!

    张家姑娘可没见过这阵仗,此刻在灶间忙里偷闲的看了一眼外面的生意,顿觉全身充满了力气,对着旁边的崔阿娘就说道。

    “还是粥妹子厉害,你看这生意,就跟咱们村里里正要开会昭告事情似的,平素我可没见过这么多人啊!”

    “主意虽然是粥丫头出的,但你和大牛也出力不少,这些日子起早贪黑的人都跟着瘦了些,等过上些日子生意稳定了,就多找几个人来帮忙,这样你们也能闲一闲。”

    崔阿娘心疼张家姑娘日日跟着她在灶间转,水灵灵的女儿家眼看着这几日忙下来下巴都尖了不少,一看就知道是累的。

    谁知那张家姑娘却是个耿直脾气,张口就说道。

    “婶子就别心疼我和大牛哥了,我俩才多大,正是该拼该干的时候,这年纪难不成要在家里闲着吃空粮吗?靠手艺能吃上这碗饭,就是再起的早些,我都愿意!”

    一边说,手里的活计也没闲下来过。

    汗珠顺着她的额头往下滑,她拿起担在肩头的帕子就擦了擦,随后继续奋斗在那些熬煮粥品的大锅里,正正六口,火头烧得又旺,怕粘锅所以随时都要搅拌着,是个力气与耐心结合的活计。

    但显然,张家姑娘掌握的力道很好。

    如今外头卖的那些就是出自她手,不过小半月的时间她就把这手艺给学到了,崔阿娘说假以时日,顶多半年,食肆原先上的那些吃食,她应该也能掌握大半了。

    听到这话,张家姑娘更是卖力的很。

    这生意说白了就是崔家人帮着他们这对未来的小夫妻要立身呢,她要是不努力些,都觉得对不住崔家的倾心相助!

    就这样,贺春街的崔家食肆打响了第一声。

    接下来的十日时间,因为价格卖得低,味道又突出,连着还有送鸡蛋的活动来辅佐宣传,别说是县城了,就是不少来逛东市的人都听说崔家食肆的大名。

    自然也包括一些石泉村的村民。

    这些日子,因为崔大牛卖地还带走了未过门的张家姑娘进城,好些人都等着看笑话呢,天知道城里的生意有多难做,谁知道等他们来“凑热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也成了里头的“热闹。”

    崔大牛来者不拒,哪怕是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也笑着往里面请。

    既然来了,就不好不点。

    一行四五个人,有男有女,一人一个味道也足够把店里的粥品给尝了大半,至于那些佐粥的小菜,他们只敢拿不要钱的,要钱的例如两文一个的鱼丸,他们可不敢随便吃。

    “乖乖,这小子走的什么狗屎运?在村子里种地厉害就算了,怎么来了城里想开就能开个店,还这般红火!难不成是拜了财神爷,才对他这般关照?”

    其中一人低声说道,手里的勺子没停下来过,眼看着粥碗就要见底,还意犹未尽的很呢。

    眼神一边扫着高低柜上的其他吃食,一边说着话。

    其他人也在附和,都说崔家肯定是祖坟葬得好,否则不会又出个能赚钱的大牛,又出个会读书的二牛,听说崔家的小女儿也在城里谋生,那生意做得更是厉害。

    都跟官府有来往了呢,因此那些看热闹的人最后只能是羡慕嫉妒恨的离开了崔家食肆,走的时候,崔大牛还大大方方的给他们送了些鱼丸和蛋饼。

    “都是一个村儿的,回去了还要麻烦大家伙儿跟村里人说说,要是来了县城没地方吃饭,就来我这儿,别的不说,管饱没问题!”

    他一贯在村子年轻一辈里口碑也不错,所以那些人就笑着应了下来。

    其实这话崔大牛就是不说,他们回去也少不得要一番宣传,毕竟村里那么多人,能往外蹦哒的可没几个,更别提还能蹦哒出结果来的!

    所以崔大牛这块招牌算是立起来了,连带着这段日子被受风言风语困扰的张家,也多了不少前来恭贺的亲朋好友。

    一个个的不提什么亲事还未定就跟着未来婆家“跑”了的话,而是转了风向的直夸他们会生女儿也会嫁女儿,不然这么好的亲事,这么好的夫婿,怎么会落到她张家姑娘头上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