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乾考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 终章
    孔锦的轿子稳稳地停在官府财务处门口。

    他快步走进去,廖主簿正埋首于一堆账册之中,噼里啪啦打算盘的声音不绝于耳。

    听到脚步声,廖主簿抬起头,见是孔锦,连忙起身行礼:“孔大人,这么晚了,有何贵干?”

    孔锦开门见山:“廖主簿,水利工程如今遇到些困难,需要追加一部分预算。”

    廖主簿一听“追加预算”四个字,脸色顿时变了,连连摆手道:“孔大人,这万万不可啊!朝廷拨款的银两已经到位,这追加预算,下官实在做不了主啊!”他那双精明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仿佛孔锦要从他口袋里掏银子似的。

    孔锦表情凝重,语气诚恳:“廖主簿,你也知道,之前遇到了地质难题,导致工期延长,材料损耗也加大了。如今工程款已经所剩无几,若是不能及时补充,工程恐怕要被迫停工了。”

    他将一份详细的账目递到廖主簿面前,上面清楚地列出了工程的必要性和目前的资金缺口。

    廖主簿接过账目,草草地翻了几页,便放在一旁,依旧摇头道:“孔大人,这账目上的数字,下官也瞧不明白。总之,朝廷的银两已经拨下,没有额外的款项了。”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财务处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昏黄的烛火轻轻摇曳,映照着孔锦那张越发阴沉的脸。

    他心急如焚,这水利工程关系着下游万千百姓的生计,若是因此停工,后果不堪设想。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住心中的怒火,再次开口,然而廖主簿却抢先一步说道:“孔大人,您也别为难下官了。朝廷的规矩,下官不敢破……”

    孔锦没有继续哀求,而是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地盯着廖主簿,一字一句地说道:“廖主簿,既然朝廷的银两动不得,那民间的银两,总该动得吧?”

    廖主簿一愣,显然没料到孔锦会这么说。

    他疑惑地问道:“孔大人,您这是……?”

    孔锦沉声道:“本官决定,向当地富户募捐一部分款项,以弥补工程的资金缺口。同时,本官也将拿出自己的俸禄,共襄义举。”

    廖主簿的脸色变了又变,他没想到孔锦会如此决绝。

    募捐?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些富户一个个精明得像狐狸,想从他们口袋里掏钱,比登天还难。

    “孔大人,这……恐怕不妥吧?”廖主簿小心翼翼地劝道,“募捐之事,非同小可,若是募不到足够的银两,岂不是……”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孔锦语气坚定,“本官相信,百姓的福祉,终究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说罢,孔锦便转身离开了财务处,留下廖主簿一人在原地沉思。

    募捐的过程,比孔锦想象的还要艰难。

    他带着官员走访了当地几家有名的富户,然而,得到的却大多是冷冰冰的拒绝。

    “孔大人,这水利工程是朝廷的责任,与我等何干?”一个肥头大耳的富商不屑地说道。

    “是啊,孔大人,我们也要养家糊口,哪有闲钱捐给朝廷?”另一个富户附和道。

    孔锦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看着这些富户冷漠的面孔,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难道,这水利工程真的要功亏一篑了吗?

    夜深了,孔锦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手中握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他的脸色苍白,眼神黯淡,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募捐的失败,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期盼着水利工程的百姓。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大人,外面有人求见。”下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是谁?”孔锦有气无力地问道。

    “是……是苏老农。”

    书房的门被推开,苏老农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孔大人,老朽听说,工程款不足,要停工了?”

    孔锦无力地点了点头,心中五味杂陈。

    苏老农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些碎银子。

    “孔大人,这是老朽的一点心意,虽然不多,但也希望能帮上一点忙。”

    孔锦看着那几块并不光亮的碎银,心中一震。

    他知道,这对于一个贫苦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全部的积蓄了。

    “老农,这……”孔锦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苏老农摆了摆手:“孔大人,您不必多说。这水利工程,关系着我们大家的生计。若是工程停工,我们可怎么活啊?”

    苏老农的举动,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第二天,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官府,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捐给水利工程。

    有的是几枚铜钱,有的是几块碎银,虽然数额不多,但每一份都饱含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看着源源不断送来的捐款,孔锦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希望。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