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2章 订单农业与订单服装
    第二天,在唐忠生和王春山的带领下,山上的种地户来了18户。

    熊家客厅一下就挤满了。

    熊长禄和余秀华抱着孩子去了卧室。

    熊贵清拿出几包烟来,散给他们。

    “都说说吧,自己有多少地,要多少定金。”

    到了这会儿,熊贵清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有啥话就直说。

    所有人挨个上报。

    姓名,土地面积,打算种多少苞米,定金多少!

    经过统计,18户共有山地630垧。

    已开垦出来的生地400垧,还有230垧待开发。

    400垧地中,有350垧地承诺种苞米。

    按照现在山地苞米的产量估算。

    亩产在450斤左右。

    产量在1100吨左右,产值在35万左右。

    18户每户一万块就是18万。

    可有的人家确实没钱了。

    要是不多拿点钱,后面的荒地也没钱开支。

    有的人家就多要个万八的。

    这样一弄,熊贵清拢了一下,需要30万的资金。

    昨天熊贵清按照每户一万块取的钱,明显不够。

    “钱不够,今天先签几户,剩下的明天再签。”

    于是先给唐忠生、王春山几个大户签订了订购合同。

    把钱先给了他们。

    这些人乐的嘴都歪了。

    乐呵呵的打了收条,在手写合同上签字画押。

    熊贵清特意强调了苞米价格的问题。

    “如果需要我先出定金的,价格就得定死,一毛五一斤。为啥大家心里明白。现在抬钱多少利息?我这钱提前一年给你用了,价格上你就得让我占便宜,认可这个再签合同,不认可就拉倒。”

    其他还没签的人见前面这几家地还没种呢,就已经卖出去了,心里多少都有些嫉妒。

    虽然大家都在传年底价格上涨,可毕竟还没到年底呢,涨不涨谁都不知道。

    哪有现在先拿钱好啊?!

    这就是熊贵清的订单农业。

    先给钱,给我种指定的作物。

    这些人都连声答应,明天一定来。

    当天,熊贵清再次跑了趟北安,取了现金回来。

    第二天这些人还真来了。

    能不来吗?

    他们也贷不着款,该借的钱都借过了,现在除了熊贵清肯先下定金别人谁当这个冤大头啊?

    再说了,这可不是小钱!

    几十万上下,哪个傻子愿意提前一年给钱啊?

    熊贵清傻吗?

    如果有人说他傻,恐怕没人相信。

    傻子能几年时间挣下偌大的家业?

    都签了合同,熊贵清出钱邀请他们去大师傅家的饭店聚聚,算是合作成功的庆祝。

    这些人把昨天的几户人家也找来了。

    18户掌柜的齐聚饭店。

    每个人看熊贵清的眼神早就不一样了。

    这几年眼瞅着熊家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人家发展起来。

    猪舍越建越多,摊子越铺越大。

    都说熊家有钱,可大伙都没看见。

    可这两天,他们算是开了眼了。

    那一叠叠崭新的钞票不就说明,熊家的真正实力吗?

    三十万?

    呵呵,你算是白长个脑袋了。

    熊家要是没个几百万能轻易的拿出三十万?

    还提前一年给你花。

    这说明啥?

    说明人家根本不在这点钱!

    你问问整个南北河农场,谁家能一下拿出三十万眼皮都不眨的?

    绝对的首富,南北河的首富!

    跟首富一起喝酒,称兄道弟是种什么体验?

    飘起来的体验!拦都拦不住。

    感觉自己跟熊贵清一个级别了。

    这些人都是什么心情,熊贵清没去想,他也没时间去想这些。

    他一身轻松的往回走。

    饲料解决了,他的心也就踏实下来。

    今年自家的饲料地就能种青菜了。

    家属区里有些安静。

    反而是田野里隐约传来阵阵拖拉机的轰鸣声。

    马上要春播了。

    整地作业正在抓紧进行。

    机务队的人都在田野里忙碌。

    承包土地的职工们,现在都集中在晒场里。

    他们忙着的就一件事。

    拌种!

    这几天何献超也不在工地干了,他的蹦蹦车往返场部与分场之间。

    就是拉种子。

    种子拉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拌种。

    拌的是种药。

    也就是给种子拌上保护药。

    这种种药刺激性很大,人工搅拌的时候得戴口罩。

    一拌就得四五天。

    一般人都会脸部过敏。

    拌完药脸部红肿是常事。

    除了拌种外,另一件大事就是拌肥。

    氮磷钾三种肥料,需要按照比例搅拌在一起。

    然后再重新装袋备用。

    此时分场最热闹的地方已经不是供销社了,而是晒场。

    不仅有男职工也有家属。

    从早到晚一直人声鼎沸。

    拌种子拌肥需要两拨人,拌好的种子和化肥还得装袋搬进仓库,这又得两拨人。

    四拨人至少五十几号,凑在一起能不热闹吗?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