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人生有字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华国人不骗华国人
    小三叫唐山。

    是杨辰的大学同学,也是他的死党。

    唐山在寝室排行老三。

    爱打扮,爱装逼,爱讲大道理,是个很骚气的男生,所以同寝室的都喜欢叫他小三。

    大学四年,杨辰和唐山的关系非常铁。

    铁到穿到一条裤子。

    大学毕业后,这个很骚气的小三,和女友毅然去了贵省一个穷乡偏壤的大山沟去支教,这一去就是整整三年。

    连寒暑假都没回来。

    说实话,他这个决定确实让整个寝室,乃至整个班级都刮目相看。

    他们这个学校虽然不是重本,但好歹也是个一本。

    大学毕业证还是颇具含金量。

    从这个大学毕业的学子,不敢说天之骄子,但前途还是挺光明的。

    每个毕业生都在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向往着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而那个家境不错,骚话连篇的小三,竟然会去一个连水电通信都困难的小山村。

    说实话,能吃得了这种苦的人,不少。

    但很少有人会跟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支教能有什么前途?

    保研?

    那就是一个笑话。

    还不如去当村官。

    所以这小子能摁住自己骚劲,毅然去支教,而且一去就是三年,属实值得钦佩。

    “你回来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杨辰很高兴。

    “是啊,回来了,还有个把小时到星沙......我他妈都快馋死了,臭豆腐,口味虾,糖油粑粑,辣椒炒肉,剁椒鱼头......”

    “不说了,我他妈口水都快接不住了。”

    “好,我马上去接你!”

    杨辰挂了电话,开着奔驰大G,一脚油门,驶向星沙火车站。

    ……

    星沙火车站是个老火车站。

    虽然翻新了几次,但还是显得比较破旧。

    半夜的老火车站其实很热闹。

    拉客的尤其多。

    住宿,交通,吃饭......还有妹子......

    这种情况,好像全国各地的老火车站都是一个样子。

    杨辰在出站口等个半个小时,就起码有五个老阿姨过来问他,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小妹子?

    十八岁刚成年,水嫩水嫩那种。

    杨辰只想喷她们一脸。

    华国人不骗华国人!

    你们良心过得快去吗?

    半小时后,唐山的车次终于到了。

    好在没晚点。

    出站口,一个皮肤黝黑,精瘦精瘦,头发蓬乱,穿着一套短袖大裤衩的男青年,背着两个花花绿绿的大蛇皮袋,风尘仆仆的就出来了。

    杨辰一眼就认了出,正他妈是唐三。

    “草,你他妈支教三年,不知道的还以为去非洲拯救非洲人民去了。”

    唐山和他同年,今年也是25岁。

    但此刻看上去,起码老了四五岁,像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了。

    杨辰上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然后狠狠捶了他一拳。

    唐山露出一口大白牙,嘿嘿一笑:“非洲人民不需要我拯救,如果非要我拯救,我还是拯救非洲大地上的广大妇女同胞吧。”

    “给她们送去咱们华国人民的温暖。”

    还是骚乱连篇。

    还是老味道。

    杨辰帮他提了一个蛇皮袋,哈哈一笑:“妈的,你真是牲口,连非洲妇女都不放过!”

    唐山舔了舔嘴唇:“咱不挑食!”

    杨辰点点头:“走吧,宵夜去,今晚让你吃个够!”

    说完提着蛇皮袋就要走。

    “等下,我给你介绍个人。”

    唐山指着身后一个妹子说道:“丁小芳,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干妹妹......我把她从大山沟里带出来了,希望能改变她的命运。”

    唐山不说,杨辰还真没注意到她身后的妹子。

    那是一个瘦弱的女生。

    又黑又瘦。

    个子倒是挺高,165左右,在南方的女生来说,算高的了。

    她扎着一根又粗又黑的麻花辫。

    穿着一件土里土气的碎花衬衣,裤子是那种洗得发白的直筒裤,一双土灰色,塑料绑带上面还用铁丝缝了起来的凉鞋。

    年纪看上去应该不大。

    15、16岁左右。

    很典型的,很偏僻落后农村的姑娘。

    非常穷,非常封闭,非常落后的那种农村。

    毕竟现在大部份农村妹子,潮起来并不比城市姑娘差。

    妹子很腼腆,很害羞,甚至有些胆怯,跟在唐山身后,一直低着头,不敢正眼看杨辰,也不敢正眼看这个世界。

    这个繁华美好又喧闹的世界。

    “小三,你他妈老实交待,真是你的学生?”

    “你教的是小学吧?”

    “你别跟我说,这姑娘是小学生......”

    杨辰放下蛇皮袋,又捶了一下唐山。

    一听这话,唐山立刻严肃起来,一本正经的说道:“老杨,你是真不知道那个地方有多穷,有多封闭落后。”

    “那边的女孩子很难上学的。”

    “就算家里开明的,到了上学的年纪也比较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