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中兴之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朱一冯
    而在关内,

    勇卫营的将官们也在辅助物资清点。

    方正化又被派出来了外干。

    他做事诚恳又有手段,身为御马监太监,也时常跟着勇卫营一同上课学习,对军务也颇有了解。

    让方正化来蓟镇做事,朱由检自然放心。

    张勇他们也高兴。

    同这位大珰共事已久,双方都颇为熟悉,而熟人来对接工作,历来都要轻松简单许多。

    “陛下的意思,还是要拉拢几个部落,方便日后做事。”

    方正化知道束不的等事后,也将天子旨意传达给勇卫营。

    “你们是大明精锐,人数不多,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蓟镇,故而不求一口气将东蒙诸部压制服帖,只要笼住了靠近长城这边的几个便好。”

    “不过若是有余力,可以去跟科尔沁打一打,免得那些部落嘴服心不服,转头又和鞑虏走在了一起。”

    这次方正化过来,除了携带军资供给蓟镇之外,还有抚赏银两、开市用于交易的粮食物资,以及给勇卫营的后勤。

    也得亏当初有在陕西的经历,朱由检也培训出了不少得用的宫人,这才能小心翼翼的,护送着这些珍贵物资来到北地。

    不然的话,又是刚出京师,物资便无故“损耗”两成,途中“损耗”三成,送到蓟镇得一半不到。

    “大珰放心,只要东西跟得上,跟谁打咱们都不怕!”

    张勇微微一笑,毫无特点的脸上透露出自信之色。

    他们现在,对蒙古诸部的情况也算得上了解了,都是些穷的掉渣的家伙,打仗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穿上防身的甲胄。

    这样一来,勇卫营的将士根本用不了跟他们多纠缠,甚至战术也不用多安排,先用望远镜窥探一下虚实,算好距离后就来几轮火铳、弓箭齐射,最后才是骑兵冲锋。

    而经历了几次射击后,对方基本上也被打的七零八落,哪怕火器威力不足准头没打到致命处,也能让人受点伤,没办法用力抵抗。

    商敬石和张石头这些人力气大,冲上去一顿砍杀猛捶后,已经习惯臣服强者的蒙古人大多会选择求降。

    还是那句话,

    要能活下去,谁真的会去死呢?

    现在的蒙古人,可没有成吉思汗在时那种无畏无惧的气势了!

    而勇卫营一众也尝到了武器先进的好处,起码望远镜和火铳是真的妙,有这些装备在手,都能省着脑子去琢磨那些兵法策略,站在原地射枪放箭打呆仗就好了。

    当初天子训练他们排列射击的时候,他们暗地里还觉得这打法有点傻气,现在却是品出了其中精妙。

    唯一的问题,便是火铳的射击距离还不够远,子弹打两下就要重新装填。

    要是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勇卫营能拍着胸脯,用这种“呆仗”帮天子横扫天下!

    都直接在近身前将敌人击毙了,还怕什么!

    “这个你们放心,陛下近来又得了个人才,叫做毕懋康,听说其才能跟赵士祯差不多。”

    因着元年的制科,天子重视“能工巧匠”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天下,民间有些人虽没参加制科,但也趁机向天子贡献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以期望能够获得皇帝青眼,平步青云。

    其中鱼龙混杂,有好有坏。

    但朱由检格外重视这些东西,哪怕知道有假,也愿意浪费时间,去淘一淘金子。

    然后,就淘出来了个毕懋康。

    这位老先生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后得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直到为阉党排挤辞官回乡……履历可谓丰富且符合天启朝官员的人设。

    而在家时,毕懋康便潜心研究火器,特别是对大明朝历来之火铳进行了改良,慢慢弄出来了“自生火铳”这东西。

    不过因着时间较短,毕懋康呈献给天子的还只是一张草图和几片文书想法,但朱由检时刻关注着兵仗局中老匠人的研发进展,自然能看得出,那自生火铳并非不可能之物,故而直接将之起复,并让他专心研制这新型火器。

    而赵士祯这个人,

    勇卫营也听说过,毕竟他们用过的火器,有不少是这人设立出来的,像他们最常配备的鲁密铳,便是赵士祯杰作,天子给他们上夜校学习的时候,除了会讲兵法,还会讲解历朝历代的军政策略以及兵备情况。

    故而对赵士祯这怀才不遇,甚至结局凄惨的人才,勇卫营将士也深觉可惜。

    现在出来了个毕懋康,他们只会高兴!

    “好好好,方大珰,你就替咱们多打探打探,要是那毕先生弄出来了什么厉害的东西,记得让陛下给咱们多配点!”

    方正化哈哈一笑,“这个自然,陛下有了好东西,哪个不是紧着你们用?”

    谈笑两句后,他们又聊起了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京城的情况,天子的身体康健,以及这次运送来的物资过多,途中损耗和花费如何。

    “京城一切安好,陛下仍旧跟以往一样,训练那剩下的一千勇卫,每两日巡视一次京营。”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