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中兴之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弹劾
    骆养性吸取了上次抄田尔耕之家的教训,又回家与父亲探讨了许久在锦衣卫做事应有的行业要求,已经成长不少。

    起码在诏狱之中,他能指挥的队伍越发庞大,做事也越发稳重起来。

    骆养性打定主意做天子鹰犬,要重振锦衣卫荣光,不再依附于东厂。

    得了天子新的指令后,自然能猜到天子之所以要查许显纯,除了此人实在可恶之外,还在于帝王钱财不足。

    故而他先不动人,只安排手下将许显纯之资产好生盘摸出来,倒时候好一网打尽,让天子吃得满嘴流油,自己也能光明正大,混口汤喝。

    当今天子是个大方的人,虽然喜欢通过抄家来充实内帑,却不做守财奴。

    天子拿了钱就会将之花出去,与处处要钱却处处不用的神宗大不一样。

    朱由检也想着,

    临近年底,自己都给别人发了这么多红包,如今自己主动拆封一个,正是理所当然之事。

    只是当他一日经筵完毕,又去文渊阁监督了一会内阁理政,返回乾清宫时,却见魏忠贤不顾初冬之时的寒霜冷露,去了冠帽,跪趴在地。

    朱由检顿时心情不再美妙。

    他自登基以来,对魏忠贤的态度便甚为微妙。

    从本心上来说,在得知九千岁曾经做过的各种离谱恶心之事,他是该将之千刀万剐的。

    然既为天子,便该知“权衡之术”。

    阉党,非阉人之党,乃帝王之党!

    在朝廷臣子结成朋党,随意党同伐异之时,再弄出来一个“阉党”,实际上就是放进去一个搅局的,好平衡失控的朝局。

    先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亲身经历了“红丸案”“移宫案”后,便将魏忠贤扶持了起来——

    要知道,

    魏忠贤当时也是参与到了移宫案中的,甚至还站在了先帝的另一面,为助李选侍“挟天子以令群臣”,还用力拉扯,撕破了先帝的衣袖。

    这其中,虽有深受先帝信赖的乳母客氏做筏,可若先帝自己不愿,魏忠贤的权势,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九千岁”的地步。

    而在先帝临终之前,也拉着尚未失忆的自己的手,说“忠贤实可用”……

    由此可见,

    先帝并非外臣口中所讲的“糊涂天子”“木匠皇帝”。

    即使的确爱玩,也不用心国事,可对朝堂权衡,却是有些计较的。

    想通这点后,朱由检便将自己初入宫时,计划的“去除魏忠贤”延迟许久,至今仍让这老奴跟在身边,方便做那些,容易引起大臣疯狂进谏之事时,推他出去,做挡箭牌,背黑锅。

    左右九千岁也不差那点子骂名了。

    但要说一定非魏忠贤不可,却不尽然。

    毕竟这老奴才过去的所作所为,多是不当人的。

    当年先帝久治不愈,他竟然走玄门之术,给先帝灌服一些奇怪的“仙药”,导致先帝临终之时,身上不仅有落水后的病症,还全身浮肿,毫无堂堂帝王该有的体面……光是凭借这一点,就足够朱由检将魏忠贤遣送凤阳了。

    而九千岁和阉党,

    也不是全然一体的。

    朱由检只是还没有想好让谁来接任魏忠贤的业务,也不确定他人接手之后,敢不敢为帝王受“天下之垢”。

    他在宫里打听良久,又暗中思虑,倒是觉得那曾陪伴自己多年的大伴曹化淳是个可用之人。

    奈何曹化淳几年前在与魏忠贤的争斗中落败,被贬去了南京守陵养老。

    而朱由检又正需一个心腹在南京收集些消息,故而只是去信提点了一番,未将之匆忙召回。

    凑合着凑合着,

    快年底了,还得瞅着魏忠贤那张老脸。

    肥胖阿谀的王体乾都比魏忠贤瞧着要舒服些。

    “这老东西又是怎么回事?朕不是让他且回去,同夫人好生沟通治家之道了吗?”

    朱由检指着魏忠贤蜷缩在地上的肥润躯体问道。

    前段日子整顿内廷之财,张彝宪倒是不负皇爷所托,为求稳稳上位,做的十分用心,不仅查了王之心的假账,还顺藤摸瓜,查到了一些陈年旧事,翻到了曾制霸后宫的奉圣夫人头上。

    而奉圣夫人何等人物?

    正是先帝深为信赖尊重的乳母客氏,明明早就过了吃奶的年纪,还能得先帝恩遇,留在宫中,横行无阻。

    然客氏为人放纵肆意,于东宫任职时便常借归家探亲之机会,同情夫勾搭。

    待入宫陪伴少年天子后,为保自己在天子心中可靠形象,不得不压抑本性,离了正常男人,同太监对食,深夜独自空虚垂泪。

    魏忠贤最初为求发达,便是凭借自身未能完全残缺的功能,于一众太监中靠上了客氏,撬了干爹魏朝的墙角,

    而二人本质都非良善之辈,一拍即合后,当即沆瀣一气,联手哄骗起了先帝。

    凶焰滔天时,魏忠贤号为九千岁,客氏则是号为“千岁娘娘”。

    如今,

    这紫禁城之主虽换成了崇祯天子朱由检,可客氏的威名仍存。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