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从草原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2章 真正的帝王之道
    第332章 真正的帝王之道

    这阵子林锐一心都扑在了律法的编撰上,吃住都在西苑,也吩咐过,除非军国大事,否则不许打扰。

    所以直到钱谦益,史可法等人带着官员士子来到宫门口求见,秘书总监才敢来禀报。

    “哦,他们是直接求见朕,没有上书请愿?”

    林锐也是颇为诧异,不知道那帮东南党人又抽了什么风。

    “回陛下,他们并没有上书,也没有提出请愿,只是请求面见陛下!”秘书总监赶忙解释道。

    “这帮家伙倒也学聪明了,这阵子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锐也是呵呵一笑,然后问道,因为官员上书,只要内容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儿,就会被记过,甚至开除。

    至于请愿,官员一律开除,读书人一律革除功名再考,所以钱谦益等人才直接求见皇帝,毕竟求见皇帝是没有错的,最多也就是不召见罢了。

    秘书总监也是赶紧将这阵子官场上发生的动荡,详细的解释了一遍。

    显然受到林锐的影响,在这位秘书总监看来,这阵子外朝官场上的动荡根本就不算大事儿。

    “看来那洪承畴还是有些魄力的嘛。”

    林锐听完,倒也颇感意外,显然也没料到,以洪承畴的性子竟然做的如此干脆利落。

    对于政务院迟迟无法将新政推行至全国,具体是什么原因,林锐自然清楚。

    那就是各地许多官员对政务院的政令阴奉阳违,洪承畴又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自己秋后算账,卸磨杀驴,所以始终放不开手脚,这一年多来基本上都是在疏通各省官员的关系。

    毕竟想要统一政令,首先得统一人心,人心都不齐,还怎么做事?

    尤其是在古代,京城一道命令,若是千里之外的知州知县和政务院不是一条心,有的是办法拖延推诿。

    所以林锐才想逼一下洪承畴和政务院的官员,要么尽快用他赋予的权利达成政通人和,将所有政策实施下去,要么两年后全部完蛋。

    至于天下官员都和政务院一条心后,会不会威胁到皇权,他是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政务院别说军权,连司法权都没有,即便各地的知州知府全部为洪承畴马首是瞻,也不可能威胁到他这个皇帝。

    之所以要将洪承畴弄成权臣,林锐也是没办法,毕竟天下的文官不可能会和皇帝一条心。

    所以只能借助洪承畴掌控政务院,而他这个皇帝只要掌控洪承畴一个人就行了,听话干得好,就继续干,不听话,随时都可以替换掉。

    至于什么帝王心术,平衡之道,自然是要搞,但有着前世见识的林锐自然清楚,以前的皇帝都搞错了。

    真正的帝王之道,应该是用权力来平衡权力,而不是用人来平衡人。

    简单来说就是行政,司法,监督三权各自独立,互相制衡,谁来执掌这三权都无所谓,只要不越权就行了。

    可明朝却是三权混在一起,甚至连军权都混在一起,整日为了争权夺利,你弹劾我,我弹劾你。

    为了自保,又不得不结党,你中有我,我中有伱,最后就是将所有的精力都耗在了小小的庙堂之上。

    “陛下,那要将他们赶走,还是?”

    秘书总监见林锐半天没有指示,只得请示道。

    毕竟可是有四五百人,老是堵在宫门口,肯定是不行的。

    “不见。”

    林锐一摆手,他自然知道那帮家伙想干什么。

    无非就是危言耸听,污蔑洪承畴,自己一旦见了,他们说出这些话后,必定要将整个法院的文官全部革职查办,所以不见才是最合适的。

    毕竟杀人抄家从来就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官员都按照他设定的规矩来行事,或者是争斗。

    这种明朝式的斗争是绝对不可取的。

    “等等…去将编撰好的行政法拿一套过来。”

    林锐想想,又冲着一名负责编纂行政法的夫人说道。

    “是陛下。”

    不多时,那名夫人就去而复返,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册子。

    林锐接过册子翻看了一下,然后又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笑着递给秘书总监。

    “将这本行政法交给他们,让他们回去都好好看看。”

    “是陛下。”秘书总监赶紧接过。

    而此时宫门外,钱谦益,史可法等一百多位官员,却是都信心十足,智珠在握。

    身后的三百多位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则是站在一边,一个个群群激奋,却也不敢喊口号。

    其实法院旗下还有六七百名官员,可那些官员不是秀才,就是举人,钱谦益等一众进士出身的法官根本就瞧不起那些人,心里也从未承认过他们是文官,只是当做吏员来用,自然不会将他们也带来,然而真正做事的反倒是那六七百秀才举人。

    不过钱谦益等人倒是想将孙传庭一系都察院的官员,拉拢来一起面君弹劾,奈何孙传庭这阵子直接闭门谢客,显然不想参与两党的争斗。

    当秘书总监来到宫门口,传达了皇帝不见的口谕后,便将行政法交给了史可法。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