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医院挂机升级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章 只是低调不是菜(二合一,求订
    第246章 只是低调不是菜(二合一,求订阅)

    “你们组的那个方云,到底是个什么样人啊?”创伤外科医生办公室里,进修医生范启松,拉着梁远辉问。

    梁远辉是硕士二年级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是管床医生,已经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目前在科室里参与二十四小时值班。

    “我怎么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博士研究生。”

    “你说云哥啊,云哥是经常往实验室跑,听师兄们说,云哥在基础实验方面,操作还不错的样子。”梁远辉自己目前都还没进实验室。

    “你没进实验室的呀?”范启松觉得十分意外。

    梁远辉可是科室里大老板安陆明教授的学生啊,他研究生阶段不进实验室,就有点怪了啊。

    “是的啊,松哥,我们研究生的第一年,一般是先拿证,然后写一些工具性的文章,比如meta分析之类的。”

    “我现在才刚二年级,还得过段时间才能去实验室里呢。”

    梁远辉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带着羡慕。

    说实话,一般的进修医生,怎么可能混的进实验室里啊?就算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想要进实验室,都得先完成一定的临床积累,先完成毕业的基础“操作”。

    专业型研究生毕业的基础,就是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一篇CSCD文章,目前梁远辉,是刚好才完成这样的积累。

    “奥,是这样啊。”

    “伱们实验室,如果是我们这样的进修医生要进去,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啊?”

    “难道真的是要申请到了课题,才能进去吗?”范启松好奇问。

    说实话,能进实验室的话,那肯定比他现在这样混着临床好一些啊。

    来进修,是为了晋升,在进修的过程中,如果可以蹭到一些文章的话,那就赚大了,出钱他范启松都是干的。

    而听这里的人说,一旦进了实验室里,参与到了团队中,是可以混好多好多文章的。

    只是一般人做不到,范启松一开始就没往这个方向想。

    但所谓,不患寡但患不均。

    明明都是进修医生,自己和朱先德两个,比方云还先来进修,结果方云混得是顺风顺水,他们还在科室里混呢。

    “一般来讲是这样的。申请到了课题,就需要结题,然后依托单位是填写我们医院的话,课题不能准时结题,我们医院和科室也会受到影响。”

    “自然会放开实验室的权限。”梁远辉不是个傻子,所以在帮着方云说话。

    方云进实验室啊,可不是自己老师的偏爱,而是根据规定,合情合理,而且是必须要进去的。

    方云去实验室里,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我们医院能够完成课题依托单位的任务。

    而这个理由,就是最正规的理由。

    “小辉,你能提前带我们进去么?”

    “这不是,我听方云讲,申请课题还需要一些前期研究基础的嘛。”范启松终于是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我们以前,都从来没有接触过基础科研,都不知道该要做些什么,也没地方做啊。”

    范启松闻言,揉了揉鼻子:“松哥,你是薛教授组的,如果你有申请课题的想法,你首先要沟通的人应该是彭芳芳哥。”

    “不过你如果是自己已经查了足够多的资料,你也可以直接把相应的课题想法,整理成册,然后提交给实验室相应的材料,证明你是有了一些课题想法的,申请进入到实验室里,做申请课题标书的预实验。”

    “这是允许的。”

    范启松翻了翻白眼,他想着混进去,是想自己做事么?是想塞路子。

    医院里的研究生这么多,只要有一两个人看得起钱,随便带带他,挂个名,四作无作都无所谓。

    最好是学术型硕士,发文章嘎嘎猛的那种。

    如果是有好的想法和思路,他就走正常途径了。

    “小辉,这个,是吧,我们基层医院的条件,你们这样的高材生可能不懂,没有这么多的条件啊。”

    “不过可能,我们就是多工作了几年,投稿文章的时候,其实后面挂名的作者,应该不是很重要的吧?”范启松暗示。

    “但一般只挂课题组内,多少有些贡献的名字。不是同一个组的,一般都不会写在文章的作者里面。”梁远辉把凳子往后退了两步。

    看向范启松的眼神,略带戒备。

    “那方云,也是有贡献,有文章的?”范启松索性很直白地追问。

    “有啊,CSCD和sci都有,如果松哥你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查一下呗,老师所在的实验室,对这个都是严格把控的。”

    “而且云哥这些文章,是在来进修之前就发表了。”梁远辉解释完,就站了起来,远离了范启松。

    心里暗道,我给你解释这么多,是看在你年纪大。

    挂名文章,对课题组是无关紧要,但我们为什么要挂你的呢?欠你的?

    而且课题组还没有谁穷到非要要你的钱的地步。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