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旁支贵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估价三百两!
    此时,东街的一侧。

    贾璘站在了一个名为“四道书坊”的门前,停下了步子。

    纵观整条书坊街,这一家书坊是最为气派的,从外观之便可见书坊内各类典籍琳琅满目,多不甚数。

    贾璘踏步入内,便见一名中旬男子走上前来,笑问道;“公子可是买书?”

    贾璘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不敢直接说,自己要售卖书稿了,

    因为方才进入了那几家书坊的掌柜,一听他不是前来买书的,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公子请进!”

    一听贾璘是来买书的,伙计面色一喜,连忙伸手请贾璘往里走。

    在这个时代,书籍是极为珍贵之物,除了少数的显贵之家,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的。

    因此往往便有些书生,假借买书之名,潜入书坊借阅书籍,大都是只阅不买。

    久而久之,书坊的生意自然变差,因此,为了杜绝此事发生,书坊门前请来的伙计,便是特来杜绝此事发生的。

    伙计见贾璘走入书坊,目光在一排排的经书时文面前停留了片刻,又转移到了话本一列。

    顿时眼睛一转,笑问道:“公子欲买何种书籍?”

    贾璘闻言,目光在话本上停留了片刻后,最终还是看向了伙计,问道;“不知此间可收话本故事?”

    这……

    一听贾璘不是来买书的,伙计笑脸顿时淡了下去,不过还是牵强的点头道;“自是收的,不过需要经掌柜鉴。公子可是有话本故事出售?”

    伙计这番回过神来,已经见怪不怪,书坊里便时常有些秀才书生,专门写些话本小说,卖到书坊中来,挣点银子。

    见贾璘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了一叠书稿,那伙计面色冷淡道;

    “公子稍等片刻,我这就去请掌柜!”

    说罢,自己便匆匆走上了书坊二楼,贾璘见状,也没闲着,左右看了看经书与时文一类,发现尤其时文一类,种类繁多。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之感。

    正欲拿起一本翻阅一番,便听到楼间传来一阵脚步声。

    贾璘见状只好放下书籍,抬眼望去,只见一名中旬男子,快步走了过来。望向贾璘,客气地问道;“可是公子有话本书稿售出?”

    “正是在下!”

    贾璘闻言点了点头,将手中的书稿递了上去。

    掌柜见状,伸手拿过书稿,摊开一阅,顿时面色一变道:“此书稿可是公子所书?”

    贾璘再次点头。

    掌柜颇为惊奇的打量了贾璘一眼,感叹道:“真乃好字也!”

    说罢,便继续往下阅览,随着时间过去,掌柜脸上的凝重之色越发浓烈。

    旁边的伙计见状,脸上也闪过一丝好奇。

    难道真有好话本?他已经很久没见掌柜阅览话本如此认真了。

    良久,便见那掌柜长舒了口气,几张纸已经被他翻阅完毕,剩余的那一摞的书稿。

    他已经没了再阅的心思,心中似乎是还沉浸在方才那书生与狐妖的故事之中,未曾走出。

    “真乃善心有善报啊!”

    掌柜感叹了一句,顿时又反应过来,自己是来鉴定书稿的,怎么的还感叹上了?

    随即便看向了贾璘,见其面色淡然,似没有听见方才之语,这才悻悻地放下稿纸。

    查阅起其余的故事。直到过了半刻钟左右,那掌柜这才放下书稿,抬头看先贾璘。

    此时,贾璘已经站在一堆时文前,翻阅了一小会了。

    “公子?”

    掌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贾璘回头去,随即笑着放下了时文,问道:“如何?”

    掌柜闻言笑了笑,却是没有回答问道,反而看向贾璘问道;“不知公子贵姓?”

    “免贵姓贾。”

    贾璘淡淡的回答道。

    “哦?”

    听到这话,那掌柜顿时一愣,道;“可是贾府的公子?”

    唉……

    贾璘颇为无奈,却是点了点头。

    在这神京城中,你只要和别人说你姓贾,别人自然而然的便会联想了贾家族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

    “贾公子,不知此书稿售价几何?”

    见到贾璘点头,掌柜言语间也变得客气起来,他观其穿着出行便看得出来,贾璘并非贾家嫡系,不过这不影响他做生意。

    “既是掌柜鉴定,自由掌柜定价!”

    贾璘笑着看向掌柜。既然已经借了贾家的名头,他倒反而不太担心对方坑他了。

    “贾公子请稍等片刻,我去去便来……”

    掌柜脸露犹豫之色,转身往楼上走去,不到一会儿,便匆匆走了下来。

    看向贾璘道;“公子,此书稿可有名字?”

    “有,书名聊斋,分四卷,此不过其一。”贾璘淡淡地说道。

    “哦?”

    听到这书竟是有四卷,掌柜顿时心中一喜,方才他阅览过其中几篇,皆为其中故事之离奇所吸引。凭借着多年的惊讶,他断定此书日后定能大卖。

    于是便上楼请示了一番,得到价格的首肯。

    想罢,他便如实的与贾璘道;“既如此,不瞒贾公子,此书四道书坊欲以二百两买下全文,不知贾公子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