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上,两女美眸闪烁,满是期待的看着贾环。
贾环走到门口,朝着外面的晴雯,麝月吩咐两句。
这才重新进到大厅,一脸凝重道:“木兰秋闱中阴差阳错,我抢了本应该是云硕郡王的魁首位置,虽看似眼下发光,可实打实的得罪了这位郡王。”
“也不知他会否放在心上,否则等太上皇,皇帝没了,咱们贾家要面临的压低将会更大。”
说到这,贾环将射虎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遍,不掺任何的水分。
听完之后,不管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绝美的脸上均都闪过一抹担忧。
沉默良久,林黛玉道:“我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小时候也听父亲提及,当年皇帝之所以能顺利击败忠顺王,十分中六成都是因为这个云硕郡王。”
“太上皇在所有孙子中,最疼爱他,希望将来的大华能交到他的手中。”
“得罪云硕郡王,将来怕是.........”
“要不环儿找个时间,主动赔礼道歉?”
“省的为将来埋下祸根。”
薛宝钗同样秀美紧锁,沉默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云硕郡王对外宽厚,以谦谦君子着称,可我家中负责皇室各种东西的采购,曾经与云硕郡王打过交道,他看似宽厚,实则胸怀并不宽广。”
“外界的一些传言一来是背后有人推波助澜,二来则是只知表,不知里。”
“我哥哥曾说起有下人得罪云硕郡王,最终的结果都非常凄惨。”
“环兄弟让他丢了面子,不是赔礼道歉能够解决的。”
贾环缓缓点头:“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没有考虑缓和。”
“不过好在如今的陛下春秋鼎盛,将来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说不定未来就会有契机。”
“若是没有,那咱们只能够增加自己的力量,让他感到害怕,主动拉拢!!”
说到这贾环眼中闪过一抹别样的霸气,双眸中满是自信。
林黛玉,薛宝钗虽然是聪慧之人,可连贾环都想不出好办法,她们怎能想到?
对视一眼,眸中担忧更浓,面上却故作轻松:“不错!”
“此事虽然得罪了云硕郡王,可毕竟是凭本事争取,若他因此而打击报复,反而显得他心胸狭窄。”
“将来大华的皇帝怎能是一个心胸狭窄之辈?”
贾环点头:“此事毕竟还是将来,眼下更有一些头疼之事。”
“就是那夜的刺驾行动。”
“我总觉得那些刺客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当年的废太子虽然权势滔天,在朝中根基颇深,可当初的清洗活动持续了数年。”
“就算有再深的根基,也不可能残存如此大的力量。”
“那夜的刺杀行动除了混入刺客之外,对于朝中采买之人,皇帝身边的太监,一系列的关系应有尽有。”
“但凡一个环节没有人脉,后果均都不堪设想。”
“所以我不相信这是二十年前废太子的残部所为。”
薛宝钗,林黛玉顺着贾环的分析,仔细的考虑。
好一会儿,林黛玉道:“任何事情的发生脉络,或许都会若隐若现,有时候甚至会故意的诱导世人。”
“但是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谁能真正的得到好处。”
“只有这个人才可能是幕后的黑手。”
“废太子一脉杀的杀,逃的逃,就算有残留之人,他们也不会以刺杀皇帝为己任。”
“因为当年的废太子影响力多大,心腹多少?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成功。”
“他们残余的力量怎能干成当年废太子都干不成的事情?”
“其次,如今的他们不过是在苟延残喘,他们不希望朝廷,或者说太上皇的目光转移到他们身上。”
“因为这样危险只会更大。”
“所以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阻止这场刺杀。”
贾环与薛宝钗听完林黛玉这番分析,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不错!”
“说的很对。”
“如果不是废太子,可能会是谁?”
“当今皇帝,或者.........”
贾环话说到这,戛然而止。
薛宝钗犹豫了下,朝着外面看了一眼:“环兄弟,颦儿,这种事情不能乱说,也不敢乱说,因为一不小心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
贾环短暂沉默后,正色道:“我相信两位姐姐绝对不会将这些话传出去。”
“太上皇权势滔天,虽然明面退位,可实际上从方方面面影响皇帝的权柄。”
“从这个角度来说,太上皇被除掉,皇帝可以掌握权力,他的好处最多。”
林黛玉道:“话虽不错,可皇帝不是同样遭到刺杀?”
“如果是他自己安排的,何必要演的那么卖力?”
“你所形容的是若非你提前察觉,提前试探,无人知道那个小太监就是刺客。”
“甚至皇帝的性命就会遭到威胁。”
“这可都是真的?”
贾环仔细的回忆当时华雍帝的模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