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之下,皓月当头,贾环在月光之中来回踱步,一脸深思。
陡然间,其眼前一亮,泛出精光。
缓步走到案桌跟前。
一瞬间,在场其他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而来。
但见其嘴角微微扬起,一手扶案,一手拿起毛笔,笔走龙蛇,龙飞凤舞。
贾政走进贾环,站在一侧,目光朝着宣纸上看去。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浑身一阵,贾政哈哈大笑,朗声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只一句念出,在场之人静若惘闻。
不远处贾珍脸如土色,极为难看。
虽未曾听到后面之词,可单单此一句,足以证明贾环诗才,足以让他名扬天下。
自己好不容易将贾环逼上绝路,令其在佳作之后,再赋一首。
原想着佳作难得,贾环只需词作不如刚才那阙词,自己便可大声讥讽,为儿子报一箭之仇。
哪里想到只此一句,已经超过刚才全篇。
眼前之人还是那个人人喊打,人人瞧不上眼的庶子贾环吗?
难道说贾环以往所为乃是在藏拙?
今日已经决定摊牌,不装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若真如此,此子的心性未免也太过恐怖。
得罪这样的人,日后怕是为祸不浅.......
此刻贾珍有些后悔了,刚才不应该得罪贾政,更不应该将贾环往死里得罪!
贾宝玉诺大的圆脸同样如丧考妣,如此朗朗上口,动人达意的词作怎么可能出自贾环之手?
他甚至觉得眼前场景乃是在梦中。
狠狠地恰了下胳膊,疼痛无比,这才露出黯然的神色。
桌案上填了半首的诗,再也写不下去。
声音飘飘,传上假山。
林黛玉低声反复的咀嚼‘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句话。
“不知你所说的初见指的是什么?”
低声喃喃自语了好一会儿,猛地似乎响起刚才贾环朝着此处别有深意的一瞥,林黛玉美眸一亮。
难道说的是我?可为何有一句悲画扇呢?
摇了摇头,林黛玉将目光看向贾环的方向。
只见贾政声容并茂的继续念道: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一词完毕,不管是否懂诗词之人,除了惊叹,感慨之外,无一人露出一丝的质疑之色。
贾政抚掌大赞,一连说了十几个‘好’字!
随即他仰天大笑:“我贾家有此麒麟儿,当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贾环目光看了一眼假山的方向,缓缓走到贾珍和贾宝玉跟前。
“珍大哥,宝二哥!”
“这首词你们可曾从哪里听过?”
“额!!”
“这...........”
这词乃旷世绝作,如果被人作出,早就流传天下,哪里还能等的到贾环前来借鉴?
换句话说,此词从未出现过,也就可以确定正是贾环即兴所为。
这也就证明刚才不管是贾珍的质疑,还是贾宝玉的污蔑,完全都打在了自己的脸上。
贾珍尴尬一笑:“环兄弟真是我贾家麒麟也!”
“往昔倒是哥哥太过小看你了,两首佳作足以让你名扬四海,明日之后我自会让人将此传抄出去,为环兄弟扬名,当做赔罪!”
“如何?”
贾珍毕竟是一族之长,如今又当众说出赔罪之话,已经算给足了贾环的面子。
贾赦生怕贾环年少气盛,将之给得罪死。
因而抢在贾政前,摆了摆手:“环哥儿,既然你珍大哥已经给你道歉,今夜之事就此揭过,日后万不可重新提及。”
“荣宁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就亲如一家,不可内讧。”
“明白吗?”
这话似在对贾环说,何尝不是对贾政言?
贾政清楚,今日之事不可继续僵持下去。
看向贾环的眼中多了一抹歉意,缓缓点头:“你大伯说的不错!”
“荣宁两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本打算讽刺几句的贾环见自己的便宜父亲都出来圆场,自没有继续穷追不舍的想法。
微微颔首,一脸和气道:“大伯,父亲所言极是,珍大哥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我贾家的名声着想,孩儿自不会心中怨恨。”
“只是...........”
“只是宝二哥口口声声说我绝不会做出此佳作,还信誓旦旦的说刚才的《琵琶仙.中秋》绝对是抄袭,这无凭无据污蔑自己的兄弟,恐怕传出去..........”
贾环可以放过贾珍,乃是因为与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可对于贾宝玉,他可就没那么好的脾气。
毕竟这厮集全府的宠爱于一身,除了眼前的贾政还偶尔敢下狠手之外,其余人可根本没这个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