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村部
    “再坚持几天,等家里分了家,盖上几间砖瓦房,去城里买个保险箱回来,钱还是放自己家里最安全。”

    姚卫军喃喃着,重新把两皮包钱小心藏好,锁上屋门后,朝着村里走去。

    昨天夜里抓了两个偷玉米的贼,陈守山让他白天有空去一趟村部,谈村里奖励他的事儿。

    眼下秋收已经接近尾声,村里除了要计算村民们的工分,也在商量规划分地的事情,村支书和生产队长以及文书整天都在村部研究开会。

    “哈哈……卫军啊,你来的正好,刚刚我还在跟支书讨论你呢,快,坐下说。”

    姚卫军走进来后,陈守山率先站起身,亲自拉了把椅子让他坐下。

    “卫军,这次干的漂亮!”

    村支书李启明同样笑着表扬了句。

    李启明已经六十多了,平时身体不是很好,最近村里有传言,他可能等分完地就退任了,碱场村重新选举村支书。

    “都是我应该做的,既然接了守夜这差事儿,肯定不能让外人偷走了咱村集体的粮食。”

    姚卫军理所当然的说道。

    “昨天夜里的情况我听守山说过了,那两个贼已经连夜被带去了派出所。

    今天一大早,派出所的曲队长来电话,说那两个贼是惯犯,偷了不止一个村子了,派出所早就想抓他们,只是这俩家伙特别狡猾,一直没抓到。

    卫军啊,这次你能抓住他们,曲队长都让我替他转达谢意呢,刚才我跟守山还在讨论,决定把你树立成咱村的典型,在这件事儿上给予奖励!”

    李启明拿起烟盒,抽出两根烟卷儿,扔给了姚卫军一支,自己也点了一支,抽了口烟后,继续道:

    “鉴于你的英勇表现,村里决定奖励你十块钱,另外我已经把你的事迹上报了公社,做好事嘛,得到表彰也是应该的,哈哈……

    对了,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么,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嘛。”

    李启明笑吟吟的示意道。

    “首先感谢村领导对我的鼓励,我没什么想法,不过硬要说的话,嗯……”

    姚卫军一阵沉吟。

    “说说看,什么事儿?”

    李启明看出来他的欲言又止,好奇问道。

    “我们家趁着分地的节骨眼儿,可能也要分家了,一大家子人挤在一个院儿里,根本住不下,所以我想请领导搁咱村批块宅基地,打算秋后盖房子。”

    “吆,这可是大事儿,行啊卫军,还没娶媳妇儿呢,就打算盖新房了?看来你父亲老姚这些年,是攒下钱了,哈哈……”

    李启明大笑,误以为盖房子是姚卫军父亲的主意,不由笑着调侃了句。

    姚卫军不置可否,跟着笑了起来。

    “这个没问题,咱们村别的不多,空地可不少,你们家准备在那儿盖?选好地儿了么?”

    李启明弹了弹烟灰,再次问道。

    “村东头我看有块地挺平整的,打算搁那儿盖上几间。”

    姚卫军如实说道。

    “成,过两天村里派人重新丈量土地打灰钉,到时你联系他们,把盖房子的地方用石灰圈出来,我这边会登记的。”

    李启明爽快点头答应下来。

    这个年代农村审批地基一般村支书就能说了算,只要村支书点头,事儿就算成了。

    姚卫军当面表达感谢,随即话锋一转,提到了那辆摩托车。

    “这事儿守山倒是跟我说过,不过军子,你确定要花那么多钱买下来吗?”

    李启明好心确认道。

    “嗯,这几天我钱都凑得差不多了。”姚卫军认真点头。

    “成吧,反正以后分了地,大家各过各的,村里也无权干涉任何人的日常生活,你真想买的话,那村里就便宜点儿转给你好了。”

    李启明继续道:“这件事等村里分地的时候吧,刚好把卖摩托车的钱,一块儿算在集体的收益里。”

    姚卫军在意的两件事儿谈完,在村部又坐着聊了会儿,便出门离开。

    结果刚走出门口,迎面碰上了低着头赶来的春桃。

    “春桃姐回来了?”

    他笑着打招呼,上次春桃说是回去离婚,没成想这么快又回村里来了,估计是在婆家又吵架了。

    “嗯,我找支书有点儿事,军子你先忙,有空聊。”

    春桃看上去情绪不太对劲,眼睛红肿,神色落寞,冲姚为民艰难挤出一丝笑,说完便低头进了村部。

    姚卫军没兴趣知道她找村支书具体什么事儿,大步离开了村部。

    接下来的几天,他在卖光了手头的瓜子花生后,没有继续炒制,而是空闲了下来。

    无他。

    如今地里的玉米棒子都收回了打谷场,村里人也开始陆续来到打谷场干活儿。

    北方一年要过两个秋收,一次是六月份的麦秋,收小麦,再就是九月份的大秋,收玉米。

    玉米自地里运回来后,要经过扒皮、晾晒、脱粒、再次晾晒以及收装、入仓这些环节才算完活儿,这个年代机械设备短缺,全都需要人工来干这些活儿。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