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劣势(2)
    “三叔要保举四十多名指挥使..”

    “四叔那边要给麾下二十多名将校升官!”

    夹道的尽头有棵树,朱允熥坐在树下砖砌成的墩子上,淡淡的笑道,“蓝玉的案子,天下各卫出的缺多了去了......孤这边还没说呢,他们就先盯上了?”

    “还有!”

    不等李景隆说话,朱允熥又道,“三叔那边今年的军费要比往年多三成,练兵已完了,胡人不会再来,为何还要再多三成?”

    “渖阳卫,蒙古卫也牵扯到蓝玉的案子里去了。”

    “出的缺直接让四叔给看上了,他不但要渖阳卫,甚至还要鞑靼营!”

    说到此处,他突然眯着眼看向李景隆,“还有四月一日,刚刚出京就藩大宁的宁王叔,节制於他麾下的战兵就有九万。皇爷爷的意思是他们帮衬着孤,可在孤看来,却是这些叔王们,一次次的不断的得寸进尺的,一而再的从孤这个皇太孙身上占便宜。”

    “这孩子,远不如他爹!”

    李景隆面上装作惶恐,心中暗道,“第一,不知隐忍二字。第二,不会平衡之道。第三,不懂以退为进。第四,喜怒无常。第五,喜形於色.......”

    “呵!”

    这时,就听朱允熥长叹一声,忽然冷笑道,“孤这些日子看了叔王们送来的摺子,心里就想!要是父亲还在...他们敢吗?”

    “他们自然是不敢!关键你也不是爹呀!”

    李景隆心中又道,“你爹是弟弟不听话,直接大嘴巴抽,抽了之後还是一家人。你呢...你却只看坏不看好,不想着用就想着压!把事情,想到了最坏,且也要用最坏的手段来对付你的叔王!”

    “表哥!”

    朱允熥收敛笑容,看向李景隆,“你得帮孤!”

    “臣一直帮着您呀!”

    李景隆抬头,“您是皇太孙,是皇储,又是臣的至亲,臣不帮您还能帮谁?”

    “所以呢!孤有个想法!”

    朱允熥低头,正色道,“可能会委屈你!”

    “你最好是狠狠的委屈我!”

    李景隆心中似乎想到了什麽,心头狂跳。

    “叔王们再这麽索求无度下去!”

    朱允熥继续道,“孤这个太孙越来越难做了!而且.....一方面是老爷子,一方面是叔王,孤两面为难!”

    “微臣愿为殿下分忧!”李景隆附身道。

    “孤想让你...”朱允熥看着李景隆的眼睛,“重新...执掌肃镇!”

    说着,他顿了顿,“大明的边塞,不能都在叔王们手里。精锐的边军,也不能都听他们节制。你,得让他们知道,什麽是微臣之道。得让他们心里明白,他们的权柄是皇爷爷给的,但孤...却能收回来,懂吗?”

    “我他妈谢谢你!”

    李景隆心中大喜,“我再回肃镇,防止西北之地,晋王一家独大,同时又给你抓住西北的十万馀大军的兵权,我他妈太谢谢你了!呵呵,到底哪个臭皮匠给你出的这个主意?哈哈,天助我也!”

    咚!

    却是李景隆单膝跪地,“皇太孙您指哪,臣就去哪!”

    “哎!”

    朱允熥亲手把李景隆扶起来,“委屈你了,京营总兵你才做了没几天,就把你打发到西北去了!不过你放心,大都督府左都督的官职,孤还是给你留着的!”

    李景隆起身道,“官职於臣而言,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

    他现在,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基本盘。

    准确的说是他的基本盘不够稳,而朱允熥若是让他去肃镇,那麽.....他才真正能做到,身怀利刃杀心顿起!

    ~~

    “啥?”

    乾清宫中,灯火掌起。

    饭菜已摆在桌上,冒着热气。

    朱元璋正要夹菜的手一顿,然後只是掰了半个白面馍,撕下一小块放入口中,皱眉道,“你想让二丫头去甘肃?”

    “孙儿是这麽想的!”

    朱允熥给他爷爷盛了一碗汤,低声道,“这几年,表哥风头太盛了,让他去西北也是孙儿对他的一片维护之心!”

    朱元璋皱眉,继续咬着白面馍馍,“你接着说!”

    “魏国公少年老成,可以统领京营!”

    “二姑夫文韬武略,可以坐镇督军府!”

    朱允熥又道,“如此,既分润了权柄,防止再有一个蓝玉K锒也能无论内外,都能言出法随!”

    其实这个布置,很好!

    正是帝王手腕,皇帝心术。

    军中不能再有任何人一家独大,蓝玉那种牵连上万名将领的事不能再有第二回。

    但是,朱元璋却从这看似合理的布局之後,看到了继蓝玉之後,皇帝和军中实权将领的军权矛盾之後的另一个矛盾。

    皇家内部,皇太孙和叔王之间的矛盾。

    早先朱标在世,长兄为父,弟弟们不敢造次。

    但现在皇太孙是诸王之侄,既无威望又无大恩,这些叔叔们从心里未必把这个皇太孙当回事。

    倒不是说他们大逆不道,而是他们就是把皇太孙当成小孩了。

    可这种轻视,在皇太孙的眼中就成了威胁。

    “就不能等咱死再闹吗?”

    朱元璋心中深深叹气,看向朱允熥,“你其实连二丫头,心里也有些想法了是吧?”

    “孙儿没有!”

    朱允熥忙道,“孙儿怎麽能对表哥有想法呢!”说着,叹口气,“除了他,孙儿还能信谁?”

    “你可知咱为何,这几年独信二丫头,且一再的给他权柄,加官进爵!”朱元璋正色道。

    “自然是因为他是咱们自家人...”

    不等朱允熥说完,朱元璋已是不住的摇头。

    “孩子,看事不能看表面呀!”

    “咱家亲戚多了,为何要用他?难道是没别人了?你姑父们不行吗?”

    “沐家的人不行吗?”

    “汤家的人不行吗?”

    说着,朱元璋吃下最後一口馍,低声道,“你想用一个人,首先想的不是他的长处,而是他的劣势!”

    “劣势?表哥有什麽劣势?”朱允熥不解。

    “他...”朱元璋正色道,“没带过兵!”

    瞬间,朱允熥懂了。

    相比於其他的勋贵之家,李景隆的劣势就是他没有在一个地方镇守过很长时间。

    没有如开国的勋贵那般,数年镇守在一处,麾下兵马包括卫所皆是一手打造。他在军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党,一荣俱荣的裙带关系。

    “你如果让他去西北,表面上是把他的权柄分润出来,平衡了!”

    朱元璋郑重的说道,“但是实际上,却是给他一个,可以真正成为权臣的机会!”

    “他在中枢,再有权也是在中枢,他的权背後,是你。”

    “若他出了京,成了西北的实权军头,他的权背後,是手下的兵,就不是你了!”

    一时间,朱允熥有所动摇。

    但是.....他又想起东宫官员们平日常说的话。

    权操於上!

    所有的权力都应该是他这个皇太孙的。再把李景隆继续放在京城,首先军中大权对他而言,就无法直接握在手中。再者,谁知道李景隆私下是不是跟秦王晋王暗中通气??

    还有....

    一想到李景隆的夫人跟太子妃关系那麽好,朱允熥的心中就好似有根针在扎一样。

    “孙儿又不是要他永镇肃镇,跟沐家似的!”

    朱允熥笑笑,看着朱元璋的脸色,“就是放出去一两年,再把他调回来。”

    “就是为了看着你三叔?”

    骤然,朱元璋怒火升腾,“你就这麽急?”

    “皇爷爷息怒!”

    咚,朱允熥跪地道,“孙儿万没有那个心思,孙儿就是...”说着,他竟哽咽起来,“孙儿怕!”

    “你怕啥?你是皇储,你怕什麽?你是大明正统,你怕什麽?”朱元璋冷眼道。

    “您岁数大了!”

    朱允熥抬头,泪眼朦胧,“孙儿不是看着叔王们,而是想让他们知道....知道怕字怎麽写!如此,方能...杜绝内患!”

    “你...”

    朱元璋说着,猛的叹气,“哎!”

    他也明白孙儿的不易,更明白他那些儿子们,都不是省油的灯。

    而且面对朱家的内部矛盾,一生戎马不曾退缩过半步的他,也有些....取舍不定。

    “既然你要如此,那就随你!”

    朱元璋道,“反正咱老了,江山都给你了,你自己拿主意!”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