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3章 封个什么王
    江风猎猎,卷起码头众人的衣袂。

    郭靖与杨过并肩立于石阶之上,目光投向缓缓靠岸的蒙古使节船。

    只见船头上立着一道挺拔身影,锦袍玉带,正是忽必烈。

    他身后跟着十数名护卫,个个身形彪悍,气息沉凝,显然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其中有两人格外显目,一个是蒙古国师金轮法王。

    另一个则是身形枯瘦、面容阴鸷的老者,正是波斯国师姆拉克。

    “王爷,此次过江,要不要老朽......”姆拉克眯着眼看向远处的襄阳城墙。

    “国师莫要着急,”忽必烈笑着摆手,“此时节外生枝,反倒落了下乘!”

    金轮法王沉声道,“王爷,南蛮子阴险狡诈,不可不防。”

    忽必烈眯着眼睛打量一番远处的码头,“国师,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不足为惧。”

    “王爷所言极是!”姆拉克点头称是。

    “二位国师,英雄大会,才是你们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本王要先去看看,这襄阳城中,到底有多少英雄豪杰!”

    大船渐渐靠岸,忽必烈整了整衣冠,岸边早已等候多时的宋军将领上前迎接。

    “果然是他。” 郭靖低声道,眼中闪过复杂之色。

    他与忽必烈有旧,深知这位蒙古四王爷雄才大略,绝非寻常之辈。

    杨过冷声道:“郭伯伯,忽必烈身边高手如云。”

    他目光扫过船头,金轮法王、姆拉克国师赫然在列,此外还有数张陌生面孔,这些人气息皆是不弱。

    郭靖目光复杂地望着忽必烈,“多年不见,他越发有王者气度了。”

    不多时,忽必烈的队伍走上码头。

    忽必烈一身华服,龙行虎步当先走来,更是显得气度不凡。

    在他身后跟着姆拉克等一众护卫高手。

    “大蒙古国使臣忽必烈,见过南朝丞相。”忽必烈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拱手行礼,丝毫不见敌意。

    吴潜还礼:“王爷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还请先入驿馆歇息,明日再议大事。”

    忽必烈微微一笑:“丞相客气了。”

    “本王此来,一为英雄大会之事,二为化解两国干戈。”

    这番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吴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王爷此言当真?”

    忽必烈正色道:“千真万确。本王愿与南朝永结盟好,共谋天下太平。”

    贾似道见着忽必烈与吴潜两人一唱一和,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

    心中打定主意,决不能让着二人继续,于是开口插话:“王爷,蒙古铁骑连年南下,杀戮我朝子民无数。”

    “如今轻言和平,恐怕难以取信于人吧?”

    忽必烈不慌不忙:“这位大人所言极是。”

    “正因如此,大汗才会命本王才前来,以示诚意。”

    吴潜沉吟片刻:“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王爷且先休息,容我等禀告朝廷后再作答复。”

    忽必烈含笑点头:“理应如此。本王静候佳音。”

    “听闻王爷与郭大侠乃是旧识,本相特意安排他接待王爷!”

    忽必烈仿佛未察,转向郭靖,眼中露出真切的热络:“郭叔父,多年不见,你风采依旧啊!”

    只是他这一声‘叔父’,却是将郭靖架到了火上。

    在场文武官员看向郭靖的目光俱都变得怪异。

    郭靖抱拳:“四王爷客气。”

    他语气平淡,不卑不亢,并未将旁人的目光放在心上。

    忽必烈哈哈一笑,上前握住郭靖的手:“郭叔父,当年你在蒙古的英姿,本王至今记忆犹新。”

    “若不是你执意南归,如今裂土封王,必有你一席之地!”

    这话看似寻常,当中却暗藏玄机,既有暗藏拉拢之意,又有离间之嫌。

    一时间,周围官员无不竖起耳朵,连吴潜也饶有兴致地看着郭靖如何应对。

    郭靖抽回手,沉声道:“四王爷说笑了。”

    “郭靖是宋人,当年为蒙古国效力,不过是为了报答大汗的庇护之情。”

    “郭某如今回归大宋,守护襄阳是分内之事。”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没想到郭靖如此油盐不进。

    不过转念一想,随即笑道:“郭叔父果然忠义。”

    “只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又何必......”

    “四王爷!” 郭靖打断他,“大宋虽弱,却有亿万百姓,岂容外人觊觎!”

    忽必烈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加重了几分,同时改用了蒙语:“郭叔父,本王敬你是条好汉,才直言相告。”

    “你守襄阳十余年,百姓流离失所,将士死伤无数,这一切值得吗?”

    他指着身后的江北方向:“我大蒙古国疆域万里,百姓安居乐业。”

    说到此处,忽必烈突然又改用汉话,再度提高语调:“若郭叔父肯携城归降。”

    “大汗许诺封你为宋王,世代镇守南朝,保一方平安,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