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直性子
    顾沐云在房间里刚打开第一个书箱还没有检查完,翠青就过来叫她:“小姐,大太太婶子和三太太婶子送咸菜和调料过来!”

    顾沐云听她喊得乱七八糟,有些想笑,可又觉得翠青实在为难。

    本来翠青是自己的丫鬟,称呼堂哥和花堂嫂她们就该是大爷大太太,二爷二太太,可三个堂哥全部拒绝当爷,就连花堂嫂听到叫自己大太太,也是笑得不行,让翠青就叫自己婶子。

    翠青只好答应,不过在喊婶子之前,她还是自己琢磨加了太太二字。

    来的是大堂嫂花氏和三堂嫂舒氏,舒氏的两个孩子也来了。

    乐水和水苗在院里跑着,对这里雕花门栏瞧个不停,舒氏也是东看西看,什么都好奇。

    花堂嫂从赁房就在这跑过几次,她不看院子,只笑嘻嘻瞅顾沐云:“这宅子果真是养你,瞧瞧才住一晚上,这脸上的气色就好多了。”

    顾沐云没回话,只微笑点了点头,这是自然,自己不用躺在小床上听隔壁大堂哥和花嫂子夫妻的鼾声,睡得的确很好。

    听到大嫂说话,三堂嫂舒氏也过来了,声音软绵绵道:“十两银子租的房,要是睡不好就亏了,四妹妹,你爱吃的咸菜丝我已经送到灶间去了。”

    顾沐云微微笑了一下:“多谢三嫂!”

    舒氏又抬头看了一圈院子,羡慕道:“大伯对你可真好,说赁房就赁,还是这样大的院子,又干净又敞亮,比又破又旧的西院好,要是大家都能住这样的房子就好了。”

    顾沐云脸上淡淡的笑容消失,还不等她说话,旁边大堂嫂已经嚷起来:“哎呀,我说三弟妹,你羡慕啥不好要来羡慕这房子。

    是喜欢这宽敞亮堂吧?住在青石板上当然亮堂了,你想住就住,我不来,我还想存点钱。”

    几句话说得舒氏脸瞬间红了,急忙解释:“我是说什么时候西院能修一修,也建成这样的好屋,没说要来这里住。”

    花大嫂也不听她解释,自顾自说话:“四妹妹是光杆子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不怕存不住钱,反正我是不会来住的,我怕兜里光得跟水冲似的。”

    顾沐云刚才已经在微笑,听闻此言笑容顿时僵在脸上:我的好嫂子,我这才住第一天,你就说什么破话。

    你只说前一句就非常好了,怎么还说兜里光得跟水冲,我开店也是想存钱的啊!

    此时,顾沐云终于明白大伯母在见到自己时,对自己介绍大堂嫂说的第一句话:大嫂是个好人,就是说话直。

    这的确是直,从嘴望过去都能看见脚后跟,可她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的性子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石上居是新开火做饭,一应东西都不齐,两个嫂子把西院家里常备的各种酱料咸菜送,顺便又帮忙做事,把什么都收拾妥妥当当才走。

    水苗和乐水两个孩子喜欢这里宽敞,不想回去,哭着要跟小姑姑住新房,不回西院。

    舒氏没吭声直瞟顾沐云,花大嫂却上前拎着两个孩子就走:“你小姑有正事,哪里有空带孩子!

    走,小苗,回去我给你拿米花糖吃,乐水也该从家里拿些米花糖,跟你大爷爷卖去。”

    家里做米花糖,平时在街上用竹篮拎着售卖,每天能挣十几二十文钱。

    这些天热,加上小姑子回来,公爹已经几天没卖糖了。

    小姑子是要开店挣钱的,可不能帮人带孩子耽误正事。

    十两银子啊,要是小姑子能挣钱,就能把钱还回来。

    她心里惦记着石上居每年至少十两银子的房钱,小姑子守孝三年,那就是三十两,都够西院重新修建。

    顾沐云还真的没空带小孩,也不会怎么带,以前是上学上班,就只在过年时抱过几天姐姐姐夫带回家的儿子。

    唉,那小子才七个月大,一身奶香,抱着软软肉肉的,一逗就咧着只有四颗牙的嘴傻笑……

    顾沐云从以前回忆抽回思绪,压住又反腾起来的怨气,看着眼前的新宅出神,自己到底还是幸运的,遇到的西院不是什么坏亲戚。

    她说的好人自然是顾家两个伯父,这时候还在外面帮忙做着杂事。

    顾二伯在木器店做按摩台、诊病的桌子和水牌。

    顾大伯找到街巷口替人算命的半仙,花了二十文挑好日期,说远则半月后,近是三日后的上午送去庙里最好。

    现在顾大伯最不想再跟东院有牵扯,直接选最近。

    选日子,顾大伯就去了码头,一是告诉两个在酒楼当伙计的孙子三日后休假回来一趟。

    另外大车店传话来说有人要买马车,他得去看看。

    这两人忙得团团转,顾家东院里也有人在脚步匆匆。

    许船商的石上居让人赁走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关口镇就是一个话题。

    早上,刚坐进酒肆的顾砚山就听到这消息。

    “你们知道吗?昨天石上居让一个小雏儿赁走了,啧啧啧,十两银子!”

    “唉,那宅子虽然好,可被县令老爷封赠了那种话,谁敢住去,恐怕就是喝花酒掷色子也得亏钱。”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