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开局纨绔子弟成为大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1章 沈阳城外大决战
    参谋长忧心忡忡地走上前:“司令官,现在的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东北平原非常适合机械化作战。

    平阳军的机械化大军推进速度非常快,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的快速推进,然后调集重兵围剿。”

    梅津美治郎赞同地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参谋长,你说得对,平阳军的目的是沈阳。

    那我们就在沈阳外围挖掘大量的反坦克战壕和壕沟,只要阻止了平阳军坦克的行动,我们就有翻盘的希望。”

    “哈衣!卑职马上下去安排。”

    参谋长应声领命,迅速转身离开指挥部,开始向各部队传达这一紧急命令。

    随着关东军总部的命令下达,数十万关东军士兵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扛着铁锹、镐头等工具,来到沈阳的外围,开始挖掘反坦克战壕,布置反坦克地雷。

    整个沈阳外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机器的轰鸣声、士兵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其他地方的关东军收到指令后,也迅速集结向沈阳周围靠拢。

    就连在边境地区的关东军守卫部队也被通通调了回来。

    在这个关键时刻,已经没有守卫边境的必要了,与平阳军的决战只能赢不能输。

    一旦失败,关东军将无路可逃。

    黑夜中,无数的关东军部队开始快速行军,朝着沈阳出发。

    浩浩荡荡的鬼子大军组成一条条长龙,从四面八方向沈阳集结。

    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必须拼尽全力,才能为关东军争取到一线生机。

    沈阳城外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数10万老百姓被鬼子逼迫,在阵地上挖掘反坦克战壕。

    .........

    三天后,

    平阳军如同一支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横冲直撞,推进了300多公里,快速向沈阳方向进军。

    坦克群在大地上隆隆作响,战车的履带碾压过土地,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

    步兵和装甲部队紧随其后,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进攻力量。

    一路上,平阳军遇到的鬼子阻击阵地都被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突破。

    鬼子大军面对着平阳军的猛烈攻势毫无办法,只能被动地挨打,

    他们的防线在平阳军的冲击下一触即溃,士兵们四散奔逃,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坦克残骸和散落的武器装备。

    关东军总部深知平阳军的强大,明知很难阻止平阳军的推进,

    但关东军各部队还是前仆后继地投入战斗,试图以自己的牺牲来拖延时间,为其他各路大军的集结争取宝贵的时间。

    整个东北的天空几乎成为了平阳军空军的天下。

    鬼子航空兵在平阳军空军的打击下基本已被消灭殆尽,只有少部分的鬼子飞机还在苟延残喘,但他们也不敢随便出击,只要被平阳军空军发现,就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平阳军的战机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对地面上的鬼子部队进行着无情的轰炸和扫射,进一步削弱了鬼子的战斗力。

    沈阳城外围地区,经过多天的紧张布置。

    关东军在城外挖掘了10多条数公里长的反坦克战壕,这些战壕深邃而宽阔,足以阻挡坦克的前进。

    密密麻麻的反坦克地雷布满了外围区域,上百万的关东军也陆续集结到沈阳周围地区,他们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准备与平阳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

    平阳军的60万大军陆续集结到沈阳外围地区。

    他们的到来,使得整个战场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和凝重。

    而上百万的关东军也已经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平阳军的猛烈冲击。

    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即将开打。

    双方都投入了所有的兵力和火炮,无数的士兵和装备在这片土地上集结,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力量。

    成败在此一举,谁也输不起。

    平阳军紧急调来了3000多门火炮,组成10个炮群,对准关东军的前沿阵地。

    炮兵们紧张地操作着各自的炮位,检查炮弹、装填炮弹、调整炮管角度,一切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炮击做着准备。

    后勤部队为了全力保障前线的弹药供应,调集了2万多辆大卡车,日夜不停地来回穿梭在道路上,为前方运送武器弹药。

    这些卡车如同一条条流动的钢铁长龙,不断地在前线和后勤基地之间往返,将一箱箱弹药、一桶桶燃油、一袋袋粮食等物资送到前线。

    同时,后勤部队还征用了数十列火车,火车的车厢里装满了各种补给物资,它们沿着铁路线,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运送补给。

    在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内,后勤部队就为炮兵运送了3万吨炮弹。

    ........

    随着总攻命令的下达,平阳军的战场上顿时沸腾起来。

    首先开火的便是那3000门火炮,它们如同一群愤怒的巨兽,同时仰起了炮口,对准了远方的鬼子前沿阵地。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