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龙逆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鸡肋!
    长安失守,钟繇仓皇逃回许昌。曹操率军北征,只留下曹丕和荀彧等人坐镇许昌。欲作为曹操身边的顶级谋士,闻听长安失守,立即组织了三万兵马。

    只是曹操带走了所有战将,无人可领兵前往御敌。

    “先生,你把这三万兵马交给我,我愿意亲自领兵前往洛阳御敌。”

    在荀彧忧愁焦虑之时,曹丕主动请命道。

    荀彧茫然看向曹丕,对曹丕此举颇感惊讶和意外。

    随之荀彧又眉头一皱,一则感叹于曹丕的勇气,二则是因为曹丕不精武艺,并非领军之才。

    荀彧眸色微动,对于曹丕的举动,他明白其背后的意义。自长公子在宛城之战中殒命后,诸位公子都起了心思。

    荀彧暗自打量了一眼眼前的曹丕,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曹丕竟有此等心机。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对曹丕此时的勇气和魄力感到赞赏。

    “二公子,丞相临行之前让你留守许昌,安抚人心。刘备攻下长安来势汹汹,你不可轻易涉险啊!”荀彧直接拒绝了曹丕的请求,有勇气和有实力是两码事。

    在曹操阵营中,他们认为的强劲对手,除了坐拥几大州的强大诸侯,就是刘备。自曹操以下,一众拥有远见的谋臣都是这样认为的。

    刘备此时已今非昔比,以雷霆之势击破长安,拥兵至少数万,麾下关张赵勇猛无敌。就连丞相在此都要小心应对,何况于初出茅庐的曹丕。

    荀彧对曹丕的请求没有挂在心上,心中又思索应对之策。

    曹丕眉头微蹙,他的心思亦如荀彧所猜想的那样。他深知对于荀彧这样的智者,没有隐瞒的必要。需要的只是最简单的真诚。

    “先生,正是因为父亲临行之前让我留守许昌安抚人心,所以在此危急关头,我才更要亲自领兵前往洛阳抵御刘备。”曹丕正声说道,眉眼之间正气凛然,平日的书生,此时尤显英武豪迈。

    荀彧闻言目光一凝,眼底满是考究之色,像是在考虑曹丕所说的话。

    曹丕见状,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父亲此时在河北激战正酣,后方尤其需要稳定。关中形胜,只要急速进兵于洛阳前方守住险关,必能阻挡刘备入侵中原。无大将领兵,我为父亲之子,由我领兵可安定军心,使上下一心,共御强敌。”

    “至于领兵作战之事,先生不必忧虑。”曹丕明白荀彧心中的顾虑。“我领兵前往可由麾下副将调度兵马,我虽无提兵战阵之阅历,但也并不是一窍不通。”

    “恳请先生同意我领兵前往!”曹丕躬身下拜,弯曲的背写满了坚定。

    荀彧愣愣的看着拜在自己身前的曹丕,眼神略微惊诧之后,随即上前扶起曹丕。

    “公子既有此志向,在下全力支持!”荀彧道。

    曹丕闻言大喜,“多谢先生!”

    “公子请记住,刘备乃猛虎也,绝不可与其力敌。可据守关隘,我料刘备不可力战。公子只需维持一月,丞相必派兵马回援,到时刘备必败!”荀彧嘱咐道。

    曹丕眼底划过一丝感激,“多谢先生指点!”

    曹丕随即转身离去。

    望着曹丕离去的背影,荀彧眼底情绪莫名。

    …………

    “砰!”

    “什么!刘备占领了长安!”

    听到信使带来的消息,曹操直接拍案而起!

    曹操此时刚刚结束壶关苦战,击破高干即将平定并州。形势一片大好,曹操满心喜悦,正在继续进取天下。

    却没想到,福祸相依,福未消散,祸却又来。长安丢失的消息让曹操的喜悦一扫而空。

    暴怒的曹操让在下方的信使瑟瑟发抖,压制着自己的恐惧,害怕一个不留神,便命丧于此。

    “刘备一介匹夫,他那里来的胆识,进犯长安!”

    “他怎么敢!”曹操接连怒吼。

    “我必提兵灭他!”

    麾下文臣武将皆屏气凝声,不敢接话。

    实际上有话他们也不敢说,刘备不仅敢,而且一直都很敢。他敢在你率军为父报仇,以一己之力逆天下之势,支援徐州。在许昌城中,他敢在衣带诏上签名杀你,到了今天,他依旧敢趁你不备攻占长安。

    天下间只剩下一个与你作对的人,那肯定就是刘备。

    位于下首的郭嘉见曹操略微收了一些火气,这才出列说道。

    “主公”

    正负手而立,隐忍怒火的曹操见是郭嘉,这才略微放缓了神情。

    “主公,此时正是平定河北的大好时机,切不可因小失大。”郭嘉道。

    曹操凝眉,“奉孝,非是我急躁。而是刘备此僚野心勃勃,让他攻占长安,他必会挥兵威胁我后方。后方不稳,我大军如何能够安心征战?”

    郭嘉面色不改,“主公,刘备趁主公主力征战河北,取巧攻占了长安。后方有荀彧坐镇,刘备来势虽然凶猛,然不足为虑。二公子已经率军三万前往洛阳据敌,只要坚守关隘,刘备必不能进。主公也无需回撤大军,只需命一上将率一偏师即可击退刘备,稳定后方。”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