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吾乃世家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4章 草蛇灰线藏琐事
    “沈先生,您这条消息可靠吗?我原以为他二人是因为利益媾和,才走到一起的,不想这内里还有这层关系。”

    沈鸿随手从密密麻麻的资料架上抽出一本册子,递给崔尧说道:“这消息也不是最近的消息,乃是贞观十七年,老前辈执掌天机阁之时收录的信息。

    我昨日听闻你提起了盖乌斯的名号,忽然有了那么点印象,依稀记得好像在哪里翻阅过相关的卷宗。

    于是我便翻查了一日,终于找到了这本册子。

    这上面记录的很清楚,盖乌斯此人直到四十岁以前,并未担任任何官职,而是一直在西方世界各地游走。

    三十七之时,曾供职于萨珊皇庭,算是一个宫廷博士,就职期间,此人就和卑路斯走的很近。

    按照年龄推算,说是卑路斯的启蒙老师也很合情理。

    此消息出自萨珊皇庭的一名阉宦笔记,而后不知怎得就形成了一本话本小说,在巴格达周边很有影响力。其中很多人物都有影射,而盖乌斯此人的行迹完全对的上。”

    崔尧皱眉道:“一个罗马人?做过波斯人的太子师……真是无奇不有啊。

    既然此人四十岁之前在拜占庭没有任何政治痕迹,那他是怎么坐上宰相的位置的?”

    沈鸿言道:“据我的分析推测,拜占庭的政体比我大唐门阀割据的还要严重。

    此人的宰相位置乃是承袭而来,也就是说,此人乃是从一介白身一步登天的,靠的便是家族的势力。”

    崔尧挠着下巴说道:“大贵族吗?是传统贵族?”

    沈鸿挑挑眉,直言道:“你指什么?”

    崔尧若有所思的说道:“就是家与国……孰重?”

    “自然是家族为重,西方彼国并无天地君亲师的纲常概念。

    君臣之间,说起来更像是利益集合体。”

    “明白,如此我便知道如何做了。”

    …………………………

    “今天怎么好端端的停朝了?”

    “不知道啊?陛下病了?”

    “没听说啊,昨天还好生生的。”

    “停朝就停朝呗,又不是大朝会,许是陛下想躲一躲也是有的,这几日因为封禅的事情朝廷吵闹不休,莫说是陛下,便是老夫也颇为腻味那几个言官。”

    “谁说不是呢,陛下想去溜达溜达,就随他去呗,一不兴师动众,二不靡费地方。陛下就是想给先帝讨个封号,算的什么大事?”

    “就是,先帝的资格在这摆着呢,比起前边几个封禅泰山的,功绩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夫其实是赞成。

    那几个言官也忒没眼色,劝一下意思意思得了,还真拿着鸡毛当令箭,没看几位大佬都没说什么吗,呸,一点眼色没有。”

    “呵呵,兄台有所不知,我家尚书大人可是给我们透露了一点消息,要说几位国公大人为什么做了闷嘴葫芦,在下可是知道一点原因的。”

    “哦?还请李兄透露一二。”

    “陛下这次封禅,不只是替先帝表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会一同勒石记功,如此,你可知晓了?”

    “原来如此!既然三省六部都没什么阻力,那御史台到底是怎么想的?显着他们了?”

    “兄台又有所不知了。”

    “李兄若是知道什么,麻烦痛快点说,吊人胃口很得意吗?”

    “莫急,莫急,兄台仔细回想一下,御史台叫的最凶的那四人,有什么共同点呢?”

    “嘴臭?”

    “咳咳,御史台就没有积口德的,再想想?”

    “李兄直言便是,逗弄某家很有意思吗?”

    “呵呵,那在下就直言了,他四人皆是出自山东氏族!如此,你可明白了?”

    “不对呀,若说朝中山东氏族的代表,应以清河崔氏为首,可户部是站在陛下那边的呀。”

    “呵,清河崔氏?如今清河崔氏早已变成长安郡望,再说,崔大人一向和陛下穿一条裤子,谁反对陛下,他也不会反对。”

    “你是说,除了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都不想陛下封禅?原因在哪呢?”

    “兄台说的太过笼统了,反对的势力没那么大,其实就是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在反对。”

    “此话怎讲?”

    “这两家都是倒腾粮食的……多的我就不说了,你品品吧。”

    “啊?你是说常平仓有异?”

    “我啥也没说,我得赶紧上值去了,茅房蹲的太久,险些麻了,回见。”

    “别走啊,好歹分我两张草纸啊,你娘!”

    ……

    ……

    李承乾才不是躲什么清净,而是一大早就出了皇城,此刻他正穿着灰色细麻罩袍,坐在一辆驷马车中,朝着蓝天县行去。

    爷们今日要去做笔大买卖,谁他妈有心思听他们在朝会上扯淡。

    封禅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区区几个苍蝇聒噪,丝毫动摇不了李承乾想要浪荡的心思。

    “象儿监国,有皇后看着,再加上长孙无忌辅佐朝政,应该问题不大,应该不会比朕还要拉跨吧?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