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我说都听着,不许反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7章 提前三十年的布局3
    沉默过后,先笑了:“你们在想什么呢?张天浩同志现在做的这事是一个好事啊!我们中国人要自己做事,面对的问题怎么会少呢?”

    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关于张天浩同志的安排不用急,先把这件事做起来,能不能成还是两说呢。”

    的话算是暂时将张天浩职位的安排押后了。

    等到叶领导和陈领导走后,才转身对二管事说道:“我很欣慰啊,张天浩同志在政治上开始慢慢成熟了。不会有什么事情先干了之后影响大了才找上级,而是知道和同志们通气,争取自己的盟友了。”

    二管事皱着眉踱步:“,关于张天浩同志的职位,我是认真的思考的。”

    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道:“只是不知道张天浩同志做好准备了没有。不急,先等等吧。这件事不急于一时,如果这个计划能成,那也最少要一年才能看到雏形。那个时候再讨论这个事情吧。”

    二管事点点头。

    等到二管事离开后,回到办公桌前,开始看资料。但是看了几分钟后又放下,手指不断捏动。

    然后再次拿起资料又放下,往复几次。最后拿出一张信纸,写上一行字「履险蹈危,十荡十决」,随后又在这行字后面画了个问号。

    将信纸装入信封,封装起来后叫来警卫员:“送给轧钢厂的张天浩。”

    张天浩破开密封的信封,取出**的信后看了许久。

    在警卫员在轧钢厂外等得要走时,张天浩送来一个密封的信封。“帮我交给**。”

    警卫员敬礼道:“是!”

    看着警卫员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张天浩回到了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生来在这个世界,拿到了权利,那便要背上自己的义务。

    【履险蹈危,十荡十决?】

    【吾往矣!】

    苏联外交官在中国待的时间不算很久。前后一共就待了四天,但是在这四天里,他经历的事情可不算少了。

    尤其是那位共和国的二管事找到他,和他秉烛夜谈了许多东西。

    现在的外交官是军部派来,全权处理华夏贸易问题的总负责人。

    张天浩计划中的很多东西,必须要得到这位外交官同志的点头,才有推行下去的可能。

    可惜外交官不喜欢勋章,他只喜欢玉米。

    其实现在的苏联民生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苏联大量种植玉米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增加畜牧业的饲料和副食品工厂里的糖。

    曾经的苏联赫鲁晓夫拿着一根玉米喜笑颜开的照片,可谓是世界政坛名画了。

    赫鲁晓夫这个人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得意时的小人得志和落于下风时的语无伦次(参考古巴导弹危机)。

    信心不足导致政策上的摇摆不定,以及分不清形势而胡乱得罪人。

    还有他最重要的问题,全面否定斯大林政策,搞大翻案等等。

    赫鲁晓夫有很多很多问题,这些全都是他的黑点。但是不能否认的一点是,相比于继任的勃列日涅夫,至少赫鲁晓夫在苏联总书记的位置上还是尽忠职守的。

    只是他的能力不匹配他的野心,他的德行也不足以让他担起这个位置。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的好坏要分开看。不能因为他的错事否定他做的好事,也不能因为他做的好事而洗白他做的错事。

    一码归一码,两者是不相干的。

    在见到外交官的第一句话,二管事就直接发问道:“同志,我们生产的维生素和糖在苏联卖得还好吗?”

    这话一问,外交官嘴角就忍不住上扬了。

    华夏生产的维生素和糖,已经成为了中国在苏东国家真正的拳头产品了。

    而这也成为了赫鲁晓夫的一个很大的政绩。

    苏联和东欧国家因为日照时长的关系,维生素是一直缺乏的。

    不然苏联人也不能发明松针煮水这样的土法子来补充维生素。

    外交官忍不住说道:“卖得非常非常好。你们生产的维生素片和维生素糖,在苏联供不应求。我这次来中国,也要顺便催一催你们,你们需要生产更大产量的维生素片。”

    “苏联和苏东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中国的同志们还需要努力啊!人民需要你们的维生素。”外交官笑得很灿烂。

    维生素产品,张天浩分了高中低端三个不同的产业线走。

    低端产业线,走的就是后世那种医药OTC产品线。包装朴素,药用价值不打折扣。中端线则是精致包装的胶囊,看上去就高大上。

    高端线则是直接生产维生素软糖。不仅看着好看,吃起来也更好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吃补剂,而是在吃糖果一样。

    OTC线的产品上市后,被广泛推入医院、工厂、矿山等地,成为了许多特种行业的员工福利免费发放。

    比如说煤矿工人,因为长期在地下不见日照,很多煤矿工人自我生成维生素的能力都很差。

    而苏联工人如果自己自费购买,很多人会选择看上去更好看更高大上的中端线的胶囊产品。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