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回援反击战。
但其实,是对叛徒的清剿战。
在张不逊带军队拿下豫章之后,第一时间就向在海上漂泊的先生传去了消息。
收到捷报的先生当即指挥舰船向豫章进发,意气风发从豫章海岸靠岸登陆。
他将在这里,重建大本营。
比起先前的岭东,其实这才是第一块完全由他们自己的革命力量控制的地盘,是一块完整的、不受制于人的地盘。
这里有人口、有粮食、有税收,可以自行征兵、练兵,大力发展革命势力。他们的革命事业,也从此有了‘家’。
按理说,拿下这块地盘后,张不逊他们大可以先缓一缓再选择对程明进攻。
但如今大胜之后士气正高,又正是大家对叛徒怒火最高涨之时。
张不逊当机立断选择一鼓作气,趁势扩大战果。
“好,那就打。清除叛军,振奋革命士气。就是要让北方军也好,这些背叛革命的地方军也好,都见识见识咱们的刀锋。”
对程明所为深恶痛绝的先生也振臂支持,做革命,必须拿出铁血手腕。
“不逊,你尽管带兵去打。我会为你做好后方支援,让你无后顾之忧。”
出发之前,先生当着张不逊的面慎重保证。
这可是他手下最强有力的军事第一人,是他继续革命最坚强的后盾,他必将倾尽所有,全力支持,保证战场后方的支援。
“必不辜负先生所望!”张不逊对他行了个军礼,目光坚定,神情严肃。
“我等你凯旋。”
先生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眼前这个气势不凡的年轻人,满怀欣慰,欣赏的神色满溢而出。
他真庆幸,自己当时听到有这么个人才后,没有犹豫当即上门拜访,将其拉入了自己的队伍之中。
同时,也很感激他的加入。
要知道,这次运动全靠他力挽狂澜,才有了今日的光明局面。
他们出击豫章的北伐军,除去张不逊所带军队外,其余都是由各系地方军阀组成的,组织极为分散。
分散就意味着容易分崩离析。
要不是有张不逊,用其高超的领军能力将组织分散的北伐军拧成一股绳。
怕是在事变发生后就自乱阵脚,陷入两线包夹之中了。
好在有他,当机立断精准决策,先拿下豫章,而且坚决推进作战。
凭借其卓越的战事指挥能力带领队伍快速拿下豫章大胜,打好了基础。
也让他们有了重建大本营的底气,更是将整个濒临破产的运动救了回来。
有此大将,何愁革命不成。
时间回到张不逊和程明伏击部队作战之时。
敏锐的判断,张不逊带领军队躲过了程明早有防备的伏击,化被动为主动,对程明军队的防线发起了凶猛攻击。
不过,程明防御更具先手优势,这场战斗也没有那么好打。
“将军,岭东有回信了。”
着一身利落军装的张不逊抬手接过下属递上的信件。
略微看过之后,他那严肃的脸上不由露出了愉悦的笑意。
“程明自诩占据易守难攻的防线,认为我们奈何他不得。”
“可他背后的岭东也不是铁板一片,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背叛先生。”
“传令,整军进攻!这次咱们打一场内外夹击战,必取大胜。”
张不逊振臂一挥,重军出击,配合依旧留在岭东的那些忠于先生的部队,发动了一场配合默契的内外夹击。
在岭东,程明势大,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他尚且能压住那些人。
如今有张不逊施压,他主力部队都在抗击外部进攻,疏于对内镇压。
这群之前被他压着的人不就找到了好机会,从内部破开口子。
“司令,这里守不住了,我们必须退走。”
“张不逊!”程明咬牙切齿。
他望着战火纷飞的战场方向,恨得眼睛都发红。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人能硬生生将他的大好局势扭转。
“咱们走着瞧。”
在张不逊彻底破开防线之前,借着部下掩护,程明带领军队往东江区域退去,借地势险要,暂且苟住了命。
张不逊冷哼,不屑道。
“跑得倒是快,但他以为退守东江,就能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痴心妄想。”
彻底清剿程明,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目前,他最先要做的是将程明退出的大部分岭东核心地盘收下。
让军队稍加停歇,同时和豫章那边连成一线,巩固战果。
当然,主要是整理一下这些零散的乱七八糟的小队伍。
他可不想在和程明打决战的时候,这些有墙头草属性的家伙,也像背刺程明那样在他背后捅刀。
前来和他接洽政务的,是在先生漂泊海上时,陪在他身边与他共患难,赢得了先生极大信任的江仲正。
岭东,督军府议事厅。
江仲正一路从大门走进来,目光隐晦左右打量,这里还弥漫着一股硝烟和尘土的气息,守军浑身都带着刚下战场的浴血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