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仪式的日子愈发临近,侯府上下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为这场盛大的仪式忙碌着。
    肖逸风身着一袭庄重的长袍,在侯府中来回穿梭,不断指挥着下人们将订婚仪式的流程反复演练。
    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斟酌,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多次彩排,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尽管一切看似完美,肖逸风却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他忘记了提亲纳彩这一重要环节。
    自从皇后娘娘下了赐婚圣旨后,他一直沉浸在筹备订婚仪式的忙碌中,竟完全忽略了这个传统而又至关重要的步骤。
    肖逸风心中一阵慌乱,他深知此事不可轻视,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肖逸风决定去找自己的老师顾鸿儒。顾鸿儒不仅是他的证婚人,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智者。
    肖逸风匆匆来到老师府上,恭敬地行礼道:“老师,学生有一事相求。学生近日忙于订婚之事,竟忘了提亲纳彩之礼。
    如今订婚仪式将至,不知该如何是好,还请老师指点迷津。”
    顾鸿儒微微颔首,眼中露出睿智的光芒。他缓缓说道:“逸风啊,此事确实不可疏忽。
    提亲纳彩乃是传统之礼,不可不遵。你需准备丰厚的彩礼,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媒人前往林大人府上提亲。
    彩礼的数量可根据你的身份和家境而定,但务必体现你的诚意。
    至于媒人,可在城中寻找一位有名望的长者或夫人担任。
    此外,还需确定提亲的日期和时辰,要选一个吉利的时刻。”
    肖逸风认真聆听着老师的教诲,心中渐渐有了头绪。
    他感激地说道:“多谢老师指点,学生这就回去准备。”说完,他便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林婉儿一家也在为订婚仪式做着准备。
    林婉儿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她期待着与肖逸风的订婚仪式,却也担心着一些细节问题。
    林大人和夫人同样心中充满了期待,但他们也在思考着侯府是否会按照传统习俗前来提亲纳彩。
    林婉儿忍不住说道:“父亲,母亲,侯爷他是不是对这些事情不太懂啊?
    自从皇后娘娘赐婚以来,一直没有看到侯府有人来提亲呢。
    眼看订婚仪式就要到了,这可怎么办呀?”
    林大人微微皱眉,说道:“婉儿,不可急躁。
    逸风或许是忙于筹备订婚仪式,一时疏忽了此事。
    而且侯府没有女主人,也没有长辈主持,确实可能会有所遗漏。
    不过,我们再等等看,说不定侯爷会想起来的。”
    林夫人也点头说道:“是啊,婉儿。订婚之前,你们俩是不能见面的。
    你可不能擅自去侯府提醒侯爷,这不合规矩。我们再耐心等等吧。”
    林婉儿无奈地点点头,心中却依然有些担忧。
    肖逸风从老师府上回来后,本想在城中寻找媒人,可又觉得此事不妥,还是决定先去皇宫拜见皇后娘娘。
    他来到皇宫,恭敬地向皇后娘娘行礼道:“姨母,外甥过两日就要订婚了,特来向您请安。
    外甥近日忙于订婚之事,竟忘了提亲纳彩之礼。
    如今订婚仪式将至,外甥心中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还请姨母指点迷津。”
    皇后娘娘微微皱眉,说道:“逸风啊,此事确实不可马虎。
    提亲纳彩乃是传统习俗,必须要认真对待。
    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忧,此事就交由姨母来为你操办吧。你且回家等消息便是。”
    肖逸风感激涕零,连忙说道:“多谢姨母,外甥定当铭记姨母的恩情。”
    皇后娘娘思索片刻,对身边的太监说道:“你去请皇上过来,本宫有要事商议。”
    不一会儿,皇上来到皇后寝宫。皇后娘娘说道:“皇上,逸风这孩子即将订婚,可他却忘了提亲纳彩之事。
    如今订婚仪式将至,臣妾想为他操办此事,还请皇上恩准。”
    皇上微微点头,说道:“皇后所言极是。
    逸风这孩子父母不在,确实需要我们多操心。那皇后可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媒人?”
    皇后娘娘说道:“臣妾想请礼部尚书苏大人的夫人担任媒人。
    她对朝廷礼仪颇为熟悉,定能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皇上赞同道:“甚好。那就依皇后所言。”
    随后,皇上吩咐太监:“你去传朕的旨意,让苏大人的夫人担任肖逸风与林婉儿订婚的媒人,务必将此事办得圆满。”
    苏大人的夫人接到皇上的旨意后,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她深知此事责任重大,必须要精心准备。
    在大梁王朝,男子向女子提亲是一件极为庄重的事情,有着严格的礼仪和流程。
    首先,苏夫人开始挑选彩礼。根据肖逸风的身份和地位,彩礼必须丰厚且寓意吉祥。
    她挑选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贵的古玩字画等。
    其中,一对龙凤玉佩象征着龙凤呈祥,寓意着肖逸风和林婉儿的婚姻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