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卫宁在宝莲灯前传搞事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5章 意外之喜
    玉帝非常配合,似乎并未觉到什么不妥。

    全盘接受,对佛教大加赞赏。

    王母也不得不违心的赞了几句,最后邀请佛教参加第二天的大典。

    燃灯佛祖代佛教应下,回首看向一直在侧静听,几乎让人注意不到的卫宁。

    “阿弥陀佛,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司法天神身负三界重责,当谨记一微尘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居然还给了她一句勉励,只是这其中深意……

    卫宁笑的温文,颔首为礼,口中称谢,不卑不亢。

    纵然佛教不甘为天庭之臣,却也不可能凌驾在天庭之上。

    她这个天庭第三人可不能在佛教第二人面前露怯,日后不好相处。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多谢燃灯佛祖勉励,我必自强自省,遵奉天条旨意行事以,修身齐政治世安三界。”

    一佛一道相视而笑,一派和睦。

    好一个大慈大悲的佛祖,言辞犀利如斯。

    他是出言挑拨还是无心之失,那就见仁见智了。

    卫宁关注的只有一个王母,言辞之间毫无骄矜,事事以天条及二尊为先。

    她对佛教原本就心有警惕,眼下就更能发现其隐藏于平和慈悲之下的霸道之心。

    看似明心见性,慈悲大度,却好为人师,性喜治心。

    导人向善为其宗旨,却是让人以他们的意志为意志。

    千人千面乃是天性,妄图统一是为灭人欲,何其霸道也。

    王母像是毫不在意,问了卫宁各部各处可有缺员,该如何安置这些佛家教众。

    卫宁心里有数,笑着回话,“诸位出身释家身负重任,必是能为之辈,善察之士,莫如以监察之责托付。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料可胜任。”

    虽是闲差,却都是中阶神职,强于过半封神榜中人,没有落了佛教尊面。

    王母满意,玉帝欣喜,四位佛教中人也是满面笑意。

    心中如何不得而知,表面是皆大欢喜,无人不满。

    至此,此次会晤圆满收尾。

    佛教于三界占下一席之地,与天庭名分已定,再无君臣之名。

    天庭欣然接受,佛教悄然如愿,可谓皆大欢喜。

    至于平和之下的暗流涌动,无人在意。

    四位佛教高人告辞时,由卫宁带同卷帘天将、卫赤天将送出南天门。

    礼遇非常,三界尽知。

    之后则由卷帘卫赤捧着陛下的旨意,陪同地藏菩萨去地府就任。

    卫宁回到瑶池时,玉帝已经不见了踪影。

    只有王母娘娘一人垂首安坐,低眉静思。

    “都妥当了?”她随口问道。

    卫宁停在案前,“是。”

    王母看过来,“坐。”

    然后轻轻一摆手,殿内侍立的婢仆鱼贯退出。

    卫宁从善如流,在首位坐下。

    沉默良久,终究是王母率先开口,“这佛教……”

    凤眸微阖,语中意味不明。

    卫宁为人臣子,自然不能比尊上更能为。

    可尊上已经给出了话头,若是接不上那也太不称职了。

    她秀眉轻蹙,微微叹了口气,“佛教不可小觑,其势甚大。如今截教覆灭,阐教衰微。若任佛教扩张,假以时日,只怕会与我天庭分庭抗礼。”

    王母终于沉了脸,轻轻一哼,足见卫宁说中了她的心事。

    “当真是福兮祸兮,本以为这封神大战是我天庭兴盛的契机,谁想到变生肘腋,佛教横空出世。接引、准提真是好本事!”

    卫宁承认她说的对,这样一招金蝉脱壳高明的紧。

    新生的佛教地位超然,不受天庭约束。

    此后在凡间传道,广收信徒,兴盛可期。

    只是,还不止于此!

    卫宁摇摇头,“佛教之所以气运加身,也离不开阐教的助益。如今佛教三佛祖,四菩萨有五位是阐教出身。阐教看似衰微,实则稳如磐石。以我的浅见,只怕是元始天尊推算出佛教当兴,因此借着封神大战让几位被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的弟子转投佛教。既能借佛教气运恢复道行,也是为阐教安宁留下后手。”

    而且,还让弟子顺利渡过了杀劫,还为几位另寻了出路。

    原始天尊果然是爱徒之人,比截教通天教主强出许多。

    王母眸光一闪,抚掌道:“是了,定是如此。佛教兴盛是天意,阐教借机为弟子另寻出路,还为阐教安稳布下妙棋。好一个元始天尊!”

    见她面罩寒霜,显见是动了怒。

    卫宁立刻劝道:“娘娘息怒,其实此事于三界未必不是好事。”

    “哦?”王母看了过来。

    卫宁面色无波,徐徐道:“至此,三界圣人俱已归隐,再不能对三界变局插手。圣人之下皆蝼蚁,无人能不畏惧。我天庭承天命治理三界,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至此,陛下娘娘再无掣肘,必可一展抱负。至于佛教,终究只是化外教派,绝无可能插手对天庭之事。若遇紧要事宜,只需陛下一道旨意,佛教安敢不从。我们只需按部就班,以天条治理三界,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