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修仙,乱世修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归家闲谈
    万物萧条,雪覆枯木。

    归人似客,一步三停,遥望炊烟不敢语。

    由于连年对战,巴陵的土地上充斥着哀伤的氛围。

    双方还算克制,近十年围绕淮河支流,多以水战为主。每每元氏想要神通打击,吕梁就会弯弓射箭,千里外狙杀敌首。

    即便如此,十家也有九家愁。或是因父因夫,或是因兄因弟,或是左右邻里唇亡齿寒,或是居安思危未来难定。

    天寒地冻,娃娃们穿着单薄衣裳背着竹篓出门捡柴火,要是恰好碰着没被捡去的牛粪,兴奋的情绪能持续老半天。

    大人们也没闲着,时间没到最冷的日子,地里暂时不需要顾着,储备柴火还要继续。

    斧子可不是每家都有的。

    孩童从唐肃玉身边经过,无不好奇的看两眼马匹,胆大的会靠近些仔细瞧。

    他们用乡音讨论着:“好大的马,杀了能吃一冬天的肉呢。”

    “你傻啊,马上的老爷还缺这点吃食?我听说城里钱老爷每天要吃三十只鸡、三十只鸭、三十只鸽子。”

    “钱老爷是猪妖啊。”

    “你懂什么,我听隔壁大娘在城里当丫鬟的女儿亲口说的,吃一口就扔掉,下人们再拿去喂猪。”

    “好羡慕,等我有钱我要天天吃白面馍馍,得当天磨得。”

    唐肃玉忍俊不禁,同样以乡音回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我身下的马儿可不能吃?”

    孩童们一哄而散。

    他笑着看向自家所在,夹紧马腹,催促着前进。

    唐叶氏最近染上风寒,卧床休养。长子带着媳妇从城里木匠家回来照顾。

    媳妇勤快,家里收拾的干净利落;长子忙里偷闲,用便宜木材给家里添置不少新家具。

    唐混儿出逃滁州后,她短短时间内苍老许多。

    哪怕钱老爷不怪她,邻居亲友可怜她,儿子女儿越发孝顺,她依然失去大半精气神。

    听到咳嗽声从屋里传出,大儿媳妇拾掇着劈好的柴火,朝着屋里喊道:“娘啊,吃药了没?”

    “才吃过,好多啦。”

    她继续抱起柴火垒好,想想又去抽出几捆稻草,抱着进屋。

    正好唐肃玉牵马走到院门口,看到陌生女子进去,左瞧瞧右瞧瞧,确定是自家没错。

    木门大敞着,邻居已经有人发现他。

    骑马的少爷,说不定是哪家贵公子出来游玩。

    通富庄离得近,来往拜访的世家公子常见得很。

    年轻、热情些的走出来,招呼道:“公子爷,您找唐家有事啊?”

    唐肃玉看过去,没有认出对方是谁,想来应是新嫁妇。

    他施礼答道:“小夫人好,我是唐家小儿子唐肃玉,如今修行回来见见爹娘。”

    他知道外界大部分人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亡。但修士的事,再离奇都算正常,只要说是修行,凡人自己就会脑补完全。

    唐肃玉在村里名声不小,那妇人脸色大变,话也不说回到屋里。

    大概太阳出来后,村里就会传出他修行有成,死而复生的谣言。

    他不在意,唤着千里俊、栗毛儿走进院子。

    听到响动,大儿媳妇端着药碗出来,诧异的问道:“您是哪家公子?家里男人赶集采买去了,就剩我和娘在,怕是怠慢了您。”

    “大嫂?我是小鱼儿。”

    唐肃玉拍拍马儿,它们乖顺的在院中来回溜达,好奇的打量着。

    妇人愣了会,手里药碗忽的摔落。

    唐肃玉挥手一招,药碗稳稳飞到他手中:“我哥和爹在城里?今天回得来不,待会我去接他们。”

    瞧见她手上还带着冻疮,十指粗成萝卜样。他口中吹出少许火气,热浪蔓延开来,笼罩着一方小屋。

    “大嫂莫怕,小鱼儿只是修行一段时间,归家见见父母兄姊,不会逗留很久。”

    妇人反应过来,下意识说道:“天气怎么暖和了?哎呀,是小鱼儿!娘!娘!小鱼儿没死,他回来啦!”

    亲人重逢,未语泪先流。

    他前世为真、今世也为真,见到憔悴的唐叶氏,便忍不住勾出始、玄二炁,缠绕着母亲的魂魄。

    不过片刻,唐叶氏风寒尽去,容光焕发,精气神彻底补足。

    大嫂在旁看的惊呼连连,见婆婆被小叔子拉着几个呼吸,就一下子年轻不少,羡慕之色溢于言表。

    唐肃玉心念稍动,屋里多出个妙龄少女,盈盈施礼:“玉翎见过仙人老爷。”

    “玉翎,这几天你跟着大嫂学习凡人举止,体悟人间七情。有不懂的,可来问我。”

    玉翎点头称是。

    “大嫂,有活就让她来做,也是她修行的一部分。”

    大嫂慌忙摆手:“可不能,活生生的神仙妃子,我哪敢使唤。”

    一番寒暄,唐叶氏还是止不住情绪激动,咒骂着唐混儿抛妻弃子;又说姐姐的夫家无情,害得她还没嫁人;又夸大儿子、儿媳孝顺。

    她抹着泪躲避唐肃玉的目光,句句不提他,句句是愧疚,仿佛将十年的光阴说出来,就能弥补之间的缺失。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