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由国度之启示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背风坡
    日影西斜,大约历经一个时辰的跋涉,浩浩荡荡的商队,终于如倦鸟归巢般,抵达了地图所标注的下一处目的地——背风坡。

    此时,残阳如血,即将没入地平线,给这片广袤的沙漠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绯红色纱衣。

    商队中的奴隶们,有条不紊地将遇难者的遗体聚拢在一处,又在周遭搜罗了杂草与树枝将尸体火化。

    和尚们静静地围坐在烈焰之畔,低声吟诵着咒语。

    那声音仿佛从悠远的天际传来,带着一种安抚灵魂的力量。

    两支商队今夜难得短暂会合在一起安营扎寨。

    待到明日他们便又要分道扬镳,朝着各自的目的地继续前行。

    此刻,运输员们如同忙碌的工蚁,在营地中穿梭不停。

    有的搭建着防风帐篷,有的则准备今夜的食物。

    乔南一行人与伍德、贾为民等人围坐在篝火旁。

    跳跃的火苗映照着众人的脸庞,光影闪烁间,他们在等待着着锅中食物煮熟翻滚的咕噜声。

    作为商队的贵宾与领导者,自然享有一些特殊待遇。

    众人围坐一团,漫无边际地聊着过往那些惊险或有趣的经历,表面上看,气氛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乔南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目光越过众人,投向了远处那棵孤零零的枯树。

    枯树下一位长者正带着他的徒弟们,整齐地盘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词。

    他们专注的神情与这尘世隔绝,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死者超度仪式之中。

    “这是往生咒,是佛教诸多咒语里极为重要的一种,主要的作用便是超度逝者的亡灵,祈愿众生皆能往生至净土。”伍德的声音在乔南耳边响起。

    乔南闻言,缓缓回过头来,看向伍德问道“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

    伍德神色庄重地回答道“他们皆是那兰陀寺的得道高僧,为首的便是声名远扬的三藏上师。”

    “那兰陀寺!”贾为民听到这个名字,仿佛被电流击中一般,瞬间激动起来,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难道就是中部世界,那座最负盛名的佛教寺院与最高学府?”

    “你竟然知道?”胡雪莉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上下打量着贾为民。

    贾为民的脸庞在篝火的映照下,红得如同熟透的苹果,不知是因为内心的激动,还是被胡雪莉那略带怀疑的目光激起了几分不悦。

    只见他猛地一拍大腿,语气中满是自豪地大声说道“那是自然!我祖父可是有名的世界贸易商,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小时候,最爱缠着祖父给我讲故事,他就曾跟我详细讲过那兰陀寺的辉煌过往。”

    “想当年,那兰陀寺正值鼎盛之时,寺内汇聚了上万名僧人和学者,师资力量更是雄厚,足足有1500名教师。”

    “而且,寺中的藏书量堪称惊人,多达900万卷,简直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其教授的内容极为广泛,涵盖了佛学、逻辑学、医学、天文、语言学以及因明学等诸多领域。”

    “时间回溯两百年前,那兰陀寺与冬堡魔法学院,并称学术双圣地,引领着整个大陆的学术潮流。”

    “只可惜在五年前,那兰陀寺遭到革命军的入侵,寺院和图书馆悉数被焚毁。”

    “我还听说在革命军入侵时,那兰陀寺的僧人们,裹挟着寺院内的大量财宝与经书,四处流窜。”

    “部分的经书被秘密运往了冬堡扩充藏书,绝大多数经书和财宝不明所踪。”

    “前几年还有不少探险者去那里捡漏,听说还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令人惋惜的是,曾经的学术双圣,如今成为残垣废墟。”

    说罢,贾为民的眼珠滴溜溜一转,一边故作深沉地感慨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着对方的行囊。

    他那点小心思,虽竭力想要掩饰,但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众人的法眼。

    或许,唯有胡雪莉,能听懂那风中隐隐传来的,佛陀无奈的叹息。

    世间无论何种形式的宗教或组织,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终究无法避开对一个根本问题的探讨,那便是——人的劣根性。

    就如同基督教传统教义中,曾对人类最为严重的七种道德堕落倾向,进行过系统的总结,也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七宗罪。

    然而,身为深受东方文化熏陶,又因养父母从事考古工作的影响的胡雪莉,显然对基督教所提出解释,持有不同观点。

    她认为,基督教统计归纳的这些内容,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缺乏对人性本质深入且切实的核心观点。

    因此,相较于基督教的理论,胡雪莉更为青睐诸子百家以及佛家的理论基础。

    诸子百家所共同倡导的“道”、“德”、“仁”、“义”、“礼”。

    又如世尊释迦牟尼所提出的“苦”、“集”、“灭”、“道”四谛。

    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与解脱之道,它们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命题,做出了清晰且深刻的论述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