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星之重返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考核通过即将前往发射地
    时光飞逝,三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

    叶雪涵、乔露、任常曦三位学员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所有课程。

    “祝贺你们,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并顺利通过了考核。我刚刚收到通知,第二阶段的课程将直接在月球基地上进行。”聂秋月向三人宣布道。

    三位学员均感到十分惊讶,根据最初的计划,他们本应在地球上继续为期至少一年的训练,之后才计划加入预备队伍。然而现在,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被准许登上月球基地。

    聂秋月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神情到是放松了不少:“星海集团跟凤凰集团签署了技术互换协议,协议的附加条款里面要求派遣三名在凤凰集团入职三个月以内的新人加入星海集团的月球基地。看来你们事前并不知道。”

    “那我们属于什么?劳务派遣?”乔露问道。

    聂秋月摇了摇头,否定了乔露的猜测:“不,你们将被正式纳入星海集团的编制,成为预备航天员。当然,这一点意味着什么,我并不清楚。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到答案了。”

    三人听后,心中各自有了猜测。

    “我能拒绝加入星海集团吗?”乔露问道。

    “集团那边已经有人找过了,给你们三个都开出了不同的条件。乔露,他们说你可以在原先的职级上连升三级。并且提供给你一个独立的研究室,以及充足的经费支持,让你能够专心研究航天医学领域。

    对于叶雪涵,他们承诺会安排你参与最新的航天器研发项目,让你有机会深入了解航天器的构造和原理。

    至于任常曦,他们说可以让你参与导航和通讯系统的升级工作,这可是核心部门,前途无量啊。”聂秋月一一解释道,拿出了两份入职合同和一份销假单。

    “三个多月的带薪休假?”乔露接过了销假单。

    任常曦看着手中的入职合同,心中暗自思量:“回去得问问了,这次老爸有没有插手。”

    叶雪涵看着桌上的入职合同,并没有拿起来。而是想起三个多月前,张队到自己村子邀请他探寻遗迹的事情。

    乔露看着手中的销假单和升职通知,心中五味杂陈。暗自猜测,莫非是宁泽的手笔,按理说,我一个小小的研究员,他不可能注意到我才对。

    聂秋月看着三人,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沉默片刻后说道:“我知道你们心中一定有很多疑问,但答案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这份合同,成为星海集团的预备航天员;二是拒绝,但是凤凰集团并不会给你们入职合同,只会按照新学员的标准,给你们一份离职补偿。”

    三位学员面面相觑,最终都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接受这份突如其来的机会。

    聂秋月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入职合同和销假单递给了他们:“既然你们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签字吧。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星海集团的一员了。”

    三人各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后,聂秋月将一份份文件收好,然后说道:“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回去收拾东西了。三天后在阡陌城星海大厦前集合,会有专车送你们去机场,然后转乘大巴去往发射基地。祝你们好运!”

    三人告别了聂秋月,各自回到了宿舍。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迎接全新的挑战。

    ......

    非洲大陆东部的撒哈拉沙漠边缘,赤道线在三百米开外的戈壁上投下虚幻的光晕。六台盾构机正在岩层中轰鸣作业,戴着防沙面罩的工人们操作着全地形起重机,将预制的合金骨架吊装进四十米深的基坑。

    这座被联合国标注为"地平线计划"的封闭式城市,其环状结构已初现雏形,八条辐射状通道连接着三公里外的火箭发射塔群。

    当沙尘暴暂时停歇时,工人头盔的镀膜面罩会映出双重奇观:脚下是浇筑着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巨型地基,头顶则是永远悬停在赤道上空的起源空间站。

    那个由十六个同心圆环构成的人造天体,此刻正展开银蓝色的太阳能板,底部对接舱口如同等待绽放的花苞——这正是未来连接天地的脐带,虽然现在只能看到运输火箭在两者间划出断续的银线。

    工程总控室的量子计算机已开始模拟碳纳米管缆绳的应力参数,而沙漠深处,磁悬浮列车的真空管道正在向乞力马扎罗山方向延伸,未来这里将矗立起十二组电磁弹射轨道。

    建筑工地的外围环绕着数十间临时建筑,褪色的彩钢板墙面在夕阳下泛着金属光泽。这些由集装箱和活动板房改造的商铺沿着工地围挡连成两排,形成了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临时商业街。

    每到正午时分,挂着"老张快餐"招牌的餐馆飘出蒸腾的热气,八元管饱的招牌用红漆写在门帘上,穿着工装裤的男人们捧着不锈钢餐盘穿梭其间。

    与之相邻的"鑫缘旅社"用荧光板滚动着"日租30元"的字样,二楼晾晒的工服在风中如同彩旗招展。转角处的洗浴中心全天候供应热水,沾满水泥渍的胶靴在台阶前排成长列,朦胧的玻璃门后不时传来哗哗水声。

    最醒目的当属挂着的"蓝夜娱乐中心",周末夜晚总能听见里面传出台球碰撞的脆响和棋牌室的喧哗。

    街尾还有家挂着中英文双语菜单的茶餐厅,透过落地窗可见穿着实验服的研究员们对着低声讨论。

    这条尘土飞扬的临时街道,默默承载着两千余名建设者与三百多位科研人员迥异却交织的生活轨迹。

    起源餐厅是这里最豪华的餐厅了,当然,放到正常的城市中,也只是一个常规餐厅。

    “在沙漠里面建造基地。大手笔啊。”坐在窗边的马鹰看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感慨道。

    就在这时,门外走进来一个中年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落地非洲便坐大巴赶往这里的张钊贻。

    “怎么样?谈妥了?”张钊贻一进门便对着马鹰问道。并不担心有人听到而泄露机密,因为店里只有马鹰这一桌客人。

    “没有。回了句:蛇吞象,痴心妄想。”坐在马鹰旁边的景云对着张钊贻说道。

    “嗯,既然这样,就让宁泽去谈吧,他是专业的。”张钊贻说完看向了坐在马鹰对面的两人继续说道,“你们就是李洪波和李二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