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捡尸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草船借箭,智取军资
    赤壁战场,晨雾笼罩。各方大军蓄势待发,空气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个惊人的计谋正在悄然展开。

    刘备大营中,诸葛亮神色凝重地走进帐内。

    "主公,"诸葛亮低声道,"我们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

    刘备皱眉:"何事如此紧急?"

    诸葛亮解释道:"我们的箭矢储备不足,恐怕难以支撑接下来的大战。"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脸色大变。关羽沉声道:"若是如此,我们岂不是难以一战?"

    张飞更是急得直跺脚:"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要向孙权借?那岂不是自取其辱?"

    就在众人焦急万分之际,诸葛亮却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诸位且安心,我已有一计,可在一夜之间取得十万支箭。"

    刘备眼前一亮:"哦?愿闻其详。"

    诸葛亮胸有成竹:"我们只需准备二十艘大船,每船上用草人扎成兵卒模样,船头点上灯笼。今夜趁着大雾,驶向曹营。曹军必定会乱箭齐发,我们便可借此获得大量箭矢。"

    此计一出,众人惊叹不已。刘备赞叹道:"妙计!只是,这计划太过冒险,若是被曹军识破,后果不堪设想啊。"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放心。我已算准今夜必有大雾,曹军绝不会发现端倪。更何况,我们还可以趁机试探曹军虚实。"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入帐:"报告主公!李阳派人来询问,说是否需要他们出兵策应。"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警惕。

    诸葛亮沉吟片刻,随即道:"就告诉李阳,就说我们已经有了周密部署,请他们按原计划行事即可。"

    待斥候退下,刘备不禁问道:"孔明,你为何不让李阳来援?"

    诸葛亮意味深长地说:"主公,此战胜负难料。我们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人身上。更何况,李阳此人心思缜密,若是让他知道我们缺少箭矢,恐怕会生出其他心思。"

    刘备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夜幕降临,大雾如期而至。二十艘装满草人的大船,悄然驶向曹营。

    船上,诸葛亮立于船头,凝视着前方迷雾中若隐若现的曹军战船。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准备!"诸葛亮低声命令。

    随着命令下达,船上的将士们屏住呼吸,静待时机。

    就在这时,曹营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敌袭!"一声惊呼打破了夜的宁静。

    紧接着,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诸葛亮的船队。

    "砰!砰!砰!"箭矢密集地射在船身和草人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诸葛亮面不改色,继续指挥船队前进。他知道,每一支射来的箭,都是他们急需的军资。

    与此同时,曹操大营中一片混乱。

    "报告丞相!"一名将领慌张地冲入大帐,"敌军趁夜偷袭,已经逼近我军阵地!"

    曹操闻言大怒:"好大的胆子!传我军令,全军备战,给我狠狠地教训这些宵小之辈!"

    然而,就在曹军全力应对诸葛亮的"偷袭"之际,李阳的大军却在悄然调动。

    "主公,"赵云低声禀报,"刘备军似乎在进行什么秘密行动。要不要我们出兵策应?"

    李阳沉思片刻,随即摇头:"不必。我们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就在这时,李阳又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恍惚间,他看到了更多可能的未来:诸葛亮的草船计大获成功;曹军军心动摇;然而,在这看似光明的未来背后,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当他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知道,今晚的行动将会彻底改变明天战局的走向。

    "传令下去,"李阳沉声道,"全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夜色渐深,然而赤壁战场上的暗流却愈发汹涌。诸葛亮的草船在迷雾中穿梭,不断收集着宝贵的箭矢;曹军在混乱中不断消耗着自己的军资;而李阳和孙权,则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

    直到天际泛起鱼肚白,诸葛亮的船队才悄然返回。

    "主公,"诸葛亮兴奋地向刘备禀报,"我军此行大获成功!不仅获得了近十万支箭矢,更让曹军彻夜未眠,军心大乱!"

    刘备大喜过望:"孔明果然神机妙算!有此神助,我军何愁不胜?"

    然而,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一名斥候匆匆入帐:"报告主公!曹营突然起火,似乎是周瑜的火攻提前发动了!"

    此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炸得众人目瞪口呆。

    诸葛亮眉头紧锁:"不对,时机还不成熟,周瑜不可能这么冒进。除非......"

    "除非什么?"刘备急切地问道。

    诸葛亮神色凝重:"除非有人故意为之,想要打乱我们的部署。"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曹军大营中,喊杀声此起彼伏。

    赤壁之战,就此爆发!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