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捡尸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风云突变,临危受命
    李阳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转向屋内焦急等待的众人。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诸位,眼下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当机立断。"

    众人纷纷点头,等待李阳的指示。李阳环视一周,继续说道:"首先,我们要立即控制城门,防止董卓趁乱入城。其次,要派人保护皇帝和朝中重臣,稳定朝局。最后,我们要尽快查明何进遇刺的真相,以平息军心。"

    一名心腹将领问道:"李将军,若是董卓强行攻城,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阳沉吟片刻,答道:"我们现在的兵力不足以与董卓正面对抗。但我有一计,或可化解这场危机。"

    众人顿时来了兴致,纷纷追问李阳的计策。李阳却神秘一笑,说道:"此事暂且不宜声张。诸位且按我方才所说行事,其余的交给我来处理。"

    众将领虽然心中疑惑,但对李阳的智谋十分信服,于是纷纷领命而去。

    待众人离开后,李阳转向那位神秘老者,恭敬地问道:"前辈,不知您对眼下局势有何高见?"

    老者意味深长地看了李阳一眼,说道:"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你已经有了计划,那就大胆去做。记住,有时候看似最危险的选择,反而可能是最安全的。"

    李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切地问道:"前辈,您既然能预知许多事,可否告诉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老者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况且,未来并非一成不变。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我能告诉你的是,接下来你将面临一个重大抉择,这个选择将决定你的命运,也可能改变整个大汉的未来。"

    李阳还想再问,但老者已经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判断。"

    目送老者离开,李阳深吸一口气,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

    首先,他派出心腹将领控制了城门,同时加强了城墙防守。然后,他亲自带人前往皇宫,以保护皇帝为名,实则控制了皇宫的局势。

    当李阳来到皇宫时,发现朝中大臣们正在争吵不休。有人主张立即向董卓投降,有人则坚持死守。

    李阳站出来,朗声说道:"诸位大人,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我们当务之急是保护陛下,稳定朝局。"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李阳。一位大臣问道:"李将军有何良策?"

    李阳环视众人,沉声说道:"我以为,我们既不能轻易投降,也不宜鱼死网破。不如派人与董卓谈判,争取时间。同时,我们要秘密调集兵力,以备不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报告说董卓派人送来了谈判书。

    李阳接过谈判书,仔细阅读后,对众人说:"董卓提出三个条件:一,免除他的罪责;二,封他为相国;三,让他统领禁军。"

    朝臣们听罢,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条件太过苛刻,有人则主张接受,以求自保。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李阳突然开口道:"诸位,依我之见,不如暂且答应董卓的条件。"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失色。有人厉声质问:"李将军,你这是何意?难道要将朝廷拱手让人吗?"

    李阳不慌不忙,解释道:"诸位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我们表面上答应董卓的条件,实则暗中布局。只要能拖住董卓,我们就有时间从容应对。"

    众人听罢,若有所思。皇帝这时开口道:"李爱卿所言有理。就依你之计行事。朕任命你为领军大将,全权处理此事。"

    李阳躬身领命,心中却是一阵苦笑。他知道,这个任命看似是重用,实则是让他背负所有风险。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阳一面与董卓谈判,拖延时间;一面秘密调兵遣将,加强防御。他还派人暗中接触董卓麾下的将领,企图离间他们的关系。

    然而,就在李阳以为局势逐渐稳定时,变故再次发生。

    一天深夜,李阳正在书房思考对策,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一名亲信慌慌张张地冲进来,"大事不好了!董卓突然发难,率军攻城!"

    李阳猛地站起身,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们不是正在谈判吗?"

    亲信喘着粗气说:"据说是董卓得知我们暗中调兵,怒而发兵。现在城外喊杀声震天,情势危急!"

    李阳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可能已经暴露。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传我军令,"李阳沉声道,"全城戒严,死守城门。同时,派人入宫保护陛下。"

    就在李阳准备亲自上城墙督战时,又一个噩耗传来:有人趁乱打开了城门,董卓的先锋部队已经杀入城中!

    李阳闻言,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他知道,局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就在此时,那位神秘老者的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记住,有时候最危险的选择,反而可能是最安全的。"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