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姑娘的复仇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5章 念慈堂
    第235章 念慈堂

    猛然听缠枝提起,苏意卿竟有些恍惚。

    其实这两年,她也没少听人提起,不过那时他多是别人口中英明神武的皇帝。

    刚开始听见,她心里会有怨,甚至还有一丝恨。

    怨他欺骗利用,恨他薄情。甚至把没能留住的孩子,也怪到他身上。

    可随着苏意卿越往北,她的心思渐渐转移,也渐渐将沈临漳抛诸脑后。

    如今什么怨啊恨啊,早就不值一提了!

    “什么放不下?他和我有什么关系?以后他走他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不相干!以后莫要再提他了。”

    缠枝频频点头,“我知道了,我以后不会了。”

    苏意卿含笑说道:“算了,不开心的都让她过去。对了,明天要去看看孩子们,给他们的吃食可准备好了?”

    缠枝听后重重点头:“姑娘放心,我都让厨房准备好了。让厨娘准备了一百多个包子还有馒头,够他们明天吃的。”

    “嗯!很好。如今已是六月了,天气越来越热,也要多准备些蚊香驱蚊。还要买些药材,防止有人生病中暑。”

    “姑娘,这些您交代我之后,我就叫林管家去办了,他早就准备好了。”

    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第二日苏意卿便带着缠枝一起去了念慈堂。

    念慈堂,是苏意卿离开京城第一次和玉净会后建立的。

    那晚苏意卿受了惊吓,一路坐船到苏州,身体到底没挺住,刚下船便小产了。

    后来苏意卿养好身体后,便想建一所专门收养孤儿的地方,也就有了如今的念慈堂。

    苏意卿在苏州城含山巷,精心挑选了一处二进院落。

    这处院子宽敞明亮,布局合理。

    由于收养的孤儿年龄参差不齐,有大有小,所以苏意卿便将前院规划成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

    那些年纪稍长一些的孩子,每日在前院跟随夫子读书识字。

    他们摇头晃脑,专注地书写一撇一捺。

    等这些孩子再长大一些,如果有人不愿意继续读书,届时再安排他们到外面去拜师学艺。

    毕竟已经认得不少字,学起其他手艺来自然也要比旁人轻松许多。

    至于那些年岁尚小的幼童,以及仍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则统统被安置在了后院。

    后院中有负责照看孩子的人手,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足够的照料,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念慈堂已陆陆续续收留了将近百名无家可归的孤儿。

    今日,苏意卿带着准备好的吃食和其他东西,照常来看望孩子们。

    孩子们看见她来,都高兴的围在她身边。

    “苏娘子来啦!”

    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高兴的大声喊了一句。

    随后便有许多孩子涌出来,身后跟着几个照看的嬷嬷。

    “小心!”苏意卿伸手刚好接住差点摔倒的一名小女孩。“小玉,摔疼了吗?”苏意卿轻声询问怀里的小女孩。

    小玉笑着摇头,“没有,谢谢苏娘子。”

    苏意卿含笑摸了摸她的头,拉着她走到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人群。

    “苏娘子,孩子们都天天盼着您来呢!”徐妈妈笑着说。

    “辛苦你们照顾孩子,我只是偶尔来看看。”

    苏意卿说完看向缠枝,缠枝点头,让人将东西都拉进来。

    “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夏季衣物和布匹,也有你们的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药材,等会让许大夫来清点一下。”

    “是,多谢娘子,我这就去找许大夫来清点。”

    徐妈妈是后院的管事,许大夫是苏意卿专门请来的大夫。

    他平日住在前院,若是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也好及时就医。

    除了他们之外,管理念慈堂的是潘达。

    他从前跟贺羽一起跑商队,偶然得知苏意卿需要人管理念慈堂,他就主动跟贺羽请缨,主动留在苏州城管理念慈堂。

    事实证明,他确实很有能力,这两年把念慈堂管理的井井有条,从未出过乱子。

    后来苏意卿才知道,原来潘达自小便是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

    听说苏意卿建立专门收留孤儿的念慈堂,便主动请缨。

    “潘先生呢?”

    “潘先生今日带着松子和虎子去找木工师傅拜师了。他们两个今年一个十四一个十三,读书读不进去,潘师傅便带他们去学手艺了。”

    苏意卿听后点头,“嗯,只要将来能养活自己就好,也不是非要读书。”说完,苏意卿看了一圈围着的人群。

    几个嬷嬷身边站着和她们个头差不多的女孩子。“说到这个,我也想起一件事。”

    徐妈妈刚好回来,听见苏意卿的话问道:“娘子有什么话要说?”

    苏意卿又看了一眼几个年长的女孩子,看随即看向徐妈妈说。

    “他们男子大了不愿继续读书,可以学个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咱们女孩子也是同理。”

    苏意卿说完,几个站在嬷嬷旁边的女孩子红着脸低头。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