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下夷平一座山,你说这是步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共振的力量
    “多亏了小雷啊。”

    黄恒忠感慨,“小雷,我欠你一份大恩情。”

    那一刻,他恨不得将蓬雷高高举起。

    研究员宿舍内,蓬雷突然猛地打了个喷嚏。

    “阿嚏,阿嚏——”

    “难道是家人想我了?”蓬雷揉了揉鼻子。

    “休假后,得回家看看父母。”

    ……

    第二天,付师长又来了。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几位头顶光亮的专家,以及薛海剑,薛教授。

    他们聚在讲堂里,一切甘桂同已经安排妥当。

    并且事先告诉蓬雷,研讨会暂定在下午两点。

    午餐时候,是和付师长一块儿享用的。

    餐桌上,付师长顺便把每位专家逐一介绍了一遍。

    “这些可都是各大军工厂电磁领域的行家里手,别看他们经验丰富,今天都是来学习的。”

    “等会儿,你小雷坐上研讨会主讲的位置,就成了大家的老师。”

    “大家都得听你的,让这群‘学生’见识见识,什么叫作长江后浪推前浪……”

    蓬雷点点头,也没客气。

    当老师就当老师呗,反正又不是头一遭。

    饭后,众人一同前往讲堂。

    在讲堂内,讲台两侧分别展示着蓬雷研发的两种兵器。

    左侧是脉冲式能量枪,第一代和第二代。

    右侧则是脉冲式共振手套。

    蓬雷踏上讲台,坐在主讲人的位子上。

    开启电脑,将预先备好的课件投影到背后的屏幕上。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脉冲技术的两个方向。”

    蓬雷端坐正容,开讲了。

    “它们分别是:携带能量脉冲和共振脉冲。”

    台下的专家们听着,互相点头,满脸沉思。

    只有薛教授神情自若,心中突然泛起一股优越感。

    你们都是初来乍到,我已经听过蓬老师的课了。

    我能懂,你们可不一定。

    “首先,我来讲讲携带能量脉冲……”蓬雷接着说。

    这已是他说过无数次的携带能量脉冲,各种理论信手拈来。

    不一会儿,就把这些知识全丢给了专家们。

    一群年近六旬的老人们,专心听着,手中的笔不停记录。

    携带能量脉冲相对简单些。

    蓬雷很快讲完。

    “接下来,是共振脉冲。”

    蓬雷指着共振手套说道。

    “这是我利用共振脉冲原理开发的超级手套,它的功能是可以增强使用者的力量,放大千倍、百倍,实现超能力效果。”

    这时,薛教授突然举手。

    “蓬老师,我有个问题。”

    “请说。”蓬雷点头回应。

    “物理上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要是把一个人的力量放大一千倍……那他承受的反作用力,不也应该增加一千倍吗?

    我想,应该没人能同时承担自身力量一千倍的压力吧?”

    “没错。”蓬雷再度点头。

    “这样一来,蓬老师,您研制的这手套岂不是违背了物理定律的装备?”

    “是啊,说得挺有道理的。”

    薛教授话音刚落,底下开始窃窃私语。

    这时,蓬雷又说:“虽然我认同薛教授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我承认这装备违反了物理学规律。”

    “这是什么意思?”

    台下的专家被蓬雷这一说搞蒙了。

    既然能把个人力量扩大一千倍,自然使用者也会承受一千倍的反作用力。

    然而即便在千倍力量下,使用者依然安好无损。

    那么,那一千倍的反作用力去哪了?难不成凭空消失?

    这还不违背物理规律吗?

    力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消失?

    有专家面露疑惑地看着蓬雷,内心开始质疑蓬雷的专业水平。

    “这说的什么话?自相矛盾啊?”有人轻声议论。

    “学术研讨讲究的是严谨和实际,他还真当成文学分析了?故意制造矛盾,增加点戏剧性?”

    讨论虽小声,但还是被周围人听到了。

    在座每个人手握一定的学术成果,如今却被一个晚辈教训。

    除了薛教授,其他人心里本就不怎么乐意。

    这下,看到蓬雷的结论“出错”,他们更瞧不上了。

    毕竟只是个晚辈,乳臭未干,竟还想教训我们……

    此刻,薛教授心里也起了困惑。

    众专家的议论,开始摇动他的心绪。

    薛教授只能在心里如此自我解释。

    就知道你们会这么想……蓬雷微微一笑。

    他不急着解释,而是讲了个故事。

    “上世纪初,一群毛熊国士兵步伐整齐地走过圣彼得堡附近的丰坦卡大桥,突然间,大桥塌了,桥上的士兵全部坠落,军队损失惨重。”

    蓬雷说,“仅仅依靠一致的步伐,一支军队就能踏垮一座坚固的桥梁,这就是共振的力量。”

    “哦,是这样。”

    台下的专家点头,随即又提出疑问。

    “但这和台上的手套有何关联呢?”

    薛教授紧盯着蓬雷,期待快速得到答案。

    “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利用共振。”

    蓬雷说,“当毛熊军队走上丰坦卡大桥,步伐统一,上千人的微小震动叠加在一起,形成了足以摧毁大桥的巨大震动。”

    “同样,他们承受的反作用力也应该千倍,只是分散到了每个人身上。”

    “剩下那九百九十九倍的反作用力,全由脉冲抵消了。”

    “说得好!”

    顿时,薛教授带头,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个例子太绝了,蓬老师果然是青年才俊,后生可畏。”

    说着,薛教授脸庞一热。

    我竟然有那么一瞬怀疑蓬老师,真是对学术的不敬。

    从那时起,薛教授完全变成了蓬雷的粉丝。

    其他专家,多多少少也有些不好意思。

    没想到一本正经怀疑了半天,结果蓬雷几句话就轻轻松松解开了谜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