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忍界联络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0章 人还得靠自己
    菜并非来此度假或研究人类的生产生活。他的目的非常明确——传授修行的法门。作为最后一个纯血尼安德特人,菜肩负着延续文明火种的使命,而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天地灵气逐渐复苏,他必须赶在更多古老存在苏醒前,为人类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菜所在的部落是一个约五六十人的中等规模部落,坐落在河畔的台地上,背靠缓坡,面朝河流,附近有茂密的橡树林和一片野粟地。人口虽不算少,但在新石器时代的艰难环境中,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部落的住所是五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直径约3-4米,以木为骨,覆以茅草和泥土,门口有斜坡式门道,屋中央设有火塘。同时,这里有一座较大的长方形公共房屋,那里是集体活动和储存食物的地方。

    青壮年男子每天清晨都会带着石矛、骨镞和投掷器外出狩猎鹿、野猪、野兔、雉鸡等;妇女则背着藤编的筐篮,到附近采集野果(如桑葚、野梨)、块茎(如山药、百合)、嫩叶和坚果(如栎实、野栗),食物来源虽多样却并不稳定。老人和伤者负责处理杂务,比如打磨石器、编织篮筐、照看火塘;妇女在夜晚或空闲时还会搓制绳索、琢磨如何制作更坚固耐用的陶器,有的人会研究如何在陶器上画出一些图案,老人和伤者有时也一同帮忙。

    真正有充裕时间的,是那些五六岁到八九岁的孩子。根据“史”所承载的记忆碎片,人类在修行初期的进展远比其他物种更快。譬如你要教一匹马修行,尼人往往得先驯服它,强迫它完成特定的呼吸动作,或者寻找千年一遇、灵性超群的个体——这些都太费周折。实际上,尼人最常用的方式,是以蕴含天地灵气的食物滋养它们,或带它们前往灵气充沛之地,让灵智逐渐觉醒。

    但人类没有这类麻烦。相近的身体结构与行为模式,使他们在入门阶段异常顺利。只不过若要深入修行,人类就显得不那么“听话”了——他们并非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种族。

    修行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六个孩子被聚集在部落边缘的一棵大榆树下,这里成了他们临时的修行场所。菜用削尖的炭块在平整的树皮上作画,勾勒出简单的能量运行路径。他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如何引导体内微弱的气感。

    阿石不仅负责监督,自己也刻苦修习。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显示出非凡的领悟力,经常能举一反三。傻木也被喊来一同学习,可惜他进展极其缓慢——他的绘画天分在这一方面似乎毫无用处,那些复杂的运行路线对他来说就像天书般难以理解。

    随着时间推移,聪明的阿石越来越能理解菜的表达方式。借助肢体语言和那些抽象的图画,他已能相当准确地将菜的意图转述给其他人。“这里不是直线,是一个周,”他会指着图案解释,“气息要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时间悄然流逝,到秋深之时,六个孩子都有了不少进步。最迟钝的傻木已能跑得过部落里的土狗;而最强的阿石,甚至超越了正值壮年的猎人。他曾经的伤也不知在何时彻底痊愈了——这不全是修行的功劳,菜不时外出带回来的“野菜”(实际上是一些富含灵气的植物如首乌、黄精、灵芝等),也加速了这群孩子的成长。

    最近,阿石却有些烦恼。族长多次提出让他加入狩猎队伍。秋日将尽,若不能储备足够的食物,整个部落的日子都会很难熬。以他如今的身手,确实该为族人尽力。但阿石并不想中断修行——他自觉正处于飞速提升的阶段,或许明年就能成为附近十几个部落中最强的战士。更何况,“师”会不会突然离开?若自己不再随侍在侧,这个位置会不会被别人取代?

    更让他难过的是,族长悄悄告诉他一个秘密:“老巫祝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一天夜里,阿石悄悄来到老巫祝的住处。屋内弥漫着草药和烟熏的气息,老人躺在一堆兽皮中,呼吸微弱。

    “‘师’的知识如同天上的星辰,永远学不尽。而我们族人的生命却如秋叶般短暂。”老巫祝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族长只是希望更多人能熬过寒冬。我们不是猛兽,照顾族人、彼此帮扶,是祖先留下的训诫。”

    阿石明白,老人的生命已近终点,他轻声问道:“可是,修行不是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好地保护部落吗?”

    老巫祝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墙上绘制的图腾,那是一只环绕着日月星辰的熊:“力量分很多种,孩子的力量在于成长,战士的力量在于保护,首脑的力量在于抉择。你现在要学习的,是如何抉择。”

    阿石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选择,但他没有注意到首脑的暗喻。

    “你若走了,其他孩子还能继续学下去吗?”老巫祝轻声问道。其实他也在犹豫,该如何取舍,才能让部落更长久地存续。

    “没问题。”阿石从未想过隐瞒,他不会为了自己的修行而隐瞒别人的进度。他每天都让傻木把修行的内容用赭石和木炭制成的颜料,仔细地画在储物的山洞壁上,还让进展慢的孩子对着壁画加练,并询问他们哪里看不懂。部落从小教导他们:只有共同进步,整个族群才能生存下去。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