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1章 赞同与反对
    第 621章 赞同与反对

    “臣附议,武安君毕竟太过年轻气盛啊!”

    “况且我大秦自古以来,从未出现过拥有这般滔天权势之臣子。”

    “其独掌军权,那我等君王之权威又将置于何地呢?”这位大臣言辞恳切地进谏着,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紧接着,李斯也毫不犹豫地跨步而出,拱手施礼后朗声道:“还望大王能够重新斟酌此事啊!”

    “切不可草率行事。”

    话音未落,朝堂之上便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声音:“请大王三思而后行啊!”

    一时间,一个又一个的臣子接连站出队列,纷纷开口劝谏大王收回成命。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毅,韩非,冯劫以及刚刚从鬼谷学成归来的尉缭等人却挺身而出,坚定地站在了另一方立场上。

    只见蒙毅昂首挺胸,声如洪钟般大声喊道:“想当年,大秦攻灭天下四国,武安君皆立下不世之功,堪称首屈一指!”

    “如此赫赫功勋,早已深得百万锐士之心,获得了他们由衷的敬仰和拥戴。”

    “若由武安君统率全军上下,那么我大秦的将士们必然会对其更为尊崇有加!”

    韩非亦神情严肃地点头附和道:“微臣附议蒙将军所言。”

    “武安君之才能卓越非凡,世间罕有敌手。”

    “若是由他来统领我大秦所有兵力,必定能够整合各方力量,重振军威,从而为我大秦顺利歼灭齐国与楚国铺平道路!”

    冯劫更是义正辞严地驳斥道:“武安君所立之功业,岂能仅以年岁长短来衡量评判?”

    “”

    此等论调简直如同孩童戏言一般荒诞不经!”

    “大型军功制乃是治国之根本,其宗旨便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而武安君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可谓是千古未有啊!”

    “”

    其统率大秦全军,实在是当之无愧!”尉缭一脸正气地说道,声音洪亮,回荡在朝堂之上。

    “臣等附议!”随着尉缭话音刚落,众多大臣纷纷站起身来,表示支持。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立刻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边是坚决反对,另一边则是极力赞同,双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然而,真正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人还是高高在上的嬴政。

    对于一般的外臣而言,像这样的封赏恩赐自然不可能轻易给予。

    即便是封彻侯,那也已然到了极致。

    但陆尘可不同,他不仅是嬴政的亲弟弟,更是嬴政心中选定的王位继承人。

    嬴政甚至已经下定决心将王位传于陆尘,连整个大秦江山将来都会属于他,又怎么可能会吝啬这点封赏呢?

    如今嬴政所做的一切安排,无非都是在为陆尘铺平道路,好让他能够顺利地接过秦王之位,并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就在嬴政即将开口做出决定之时,大殿之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道身影缓缓走进殿内。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威名远扬的王翦将军,只听他高声喊道:“武安君统帅全军,微臣深表赞同!”

    紧接着,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又热烈。

    只见那一身朝服、神情肃穆的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前列的几位身影。

    其中,尤以三位身形高大、气质威严的上将军最为引人注目。

    此时,只听得一声高呼:“臣附议!”

    “武安君之能超越臣等,实乃众人皆知之事,其才华与功绩令人心悦诚服,无人敢有异议!”

    说话之人正是桓漪,他声如洪钟,响彻整个朝堂,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话音未落,另一位上将军蒙武亦紧跟着大声喊道:“臣附议!”

    “武安君之威名远扬,其所立之功勋足以让我大秦上下皆为之敬仰。”

    “若是换作他人,微臣定然不会轻易应允,但对于武安君,即便让大秦所有锐士心服口服亦是理所当然之事!”

    这三人皆是大秦赫赫有名的上将军,早在陆尘尚未入伍从军之时,便已是权倾朝野的重臣,于军中之威望更是无人可与之比肩。

    他们纵横沙场多年,历经无数战火洗礼,所积累下的战功与荣耀堪称辉煌。

    而此刻,他们竟联名赞同由陆尘来掌控大军,此等举动无疑令在场众人心惊不已。

    要知道,掌控大军意味着掌握着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力量,如此重要之职,非德才兼备,能力超群者绝难胜任。

    对于王翦和桓漪而言,此次表态更像是一种知恩图报之举。

    遥想当年在代地之战中,若非陆尘挺身而出,妙计频出,他们恐怕难以突破李牧那固若金汤的防线,必然会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今日,便是他们偿还这份人情债的时候。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