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这个你收好。我给学堂的孩子订了衣服,差不多七天后送过来,到时你记录一下。”
回到客栈,小梅将布店的单子交给张三。
“好的,梅姐。”
张三接过后看了一眼,然后将其小心折叠好,放到了柜台下面的抽屉里。
“殿下还没回来?”
“是的。”
“帮我倒碗水。”
“好。”
小梅走到刘景云平日办公的桌子前,铺好纸,拿起笔便开始写了起来,张三把水放桌上便回柜台了。
“梅姐,你回来了呀。”
没过多久,囡囡、喜娃娘还有跟廖昭昭一块的几位姑娘一起到了大堂。
“梅将军,梅将军~”
“嗯,刚回来。”
喜娃娘跟小梅打了招呼便和几位姑娘去后厨了,这些天,她们都会帮着一起做饭、洗衣什么的。
“姐,你吃完饭有事吗?”
囡囡跑到小梅身后,轻轻的帮她揉捏肩颈。
“怎么了?”
“我想去乡亲们那看看,三哥白天要看店~”
“行,吃完饭我带你去。”
小梅停顿了一下,答应了下来,确实该去看看了。
“耶,梅姐,你太好了。”
“去玩吧,我写点东西。”
“是。”
囡囡开心的去了柜台。
“我们回来了。”
“三掌柜~”
不多时,廖家父女赶了回来。
“回来了,休息会吧,马上开饭了。”
“没事,有什么要我们做的吗?”
廖昭昭明显变得开朗了不少。
“不用,你们坐着歇会吧。”
“梅将军~”
小梅是背对着门口方向,他们刚开始并未发现她。
“坐吧。”
小梅招手,让他们坐过去。
“廖伯,药铺那面暂时先交给三叔他们,这几天你抽点时间到乡下去走走,带点药过去,给乡亲们看看病。”
“好,明天我去药铺拿点药就出发。”
“不急,药我来找,不从药铺拿,另外再给你找两个人一块去。”
路远肯定要赶车去,甚至可能还有夜宿野外,廖德全一个人小梅不放心,准备从石头镇找几个人陪着他去。
“行,听你的。”
廖德全端起碗喝了口水说道,不多时,刘景云、林远等人都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
“殿下,房子找好了吗?”
“嗯,已经定下来了,不过明天还要去一趟,地契还没得及拿。”
原本陈宅是预备留给齐王府家眷的,现在的陈宅还有一半的区域是空闲着的,特意留出来的,只不过刘景云到的第一时间就去看过了,他想着城内的百姓或许更需要它。
今天看的房子是杨春找的,规格比不上陈宅,不过安置下三四十口子人还是没问题的。
“那就好,下午我去城西溜达了一圈,找到了一处学堂。”
“嗯,梅姑娘,农种的事怎么办?”
刘景云也是满头大汗,他现在最愁的就是播种问题,没水。出去找水的都回来了,除了洛水那么一点,其他地方都没有水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明后天我去延河边看看。”
“好,辛苦你了。”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可还是没有找到灌溉的水啊。为官多年,刘景云第一次感到自己能力欠缺,许多事他都束手无策。
懊恼、自责,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有一丝的焦虑来。
“远哥,明天早上你先跟我去一趟城西吧。”
“行。”
几人围坐在一张桌前,聊着聊着便转变成了一个简短的饭前会议。
“殿下,明早把张营长他们和杨大人叫过来,咱们再一起开个会。”
“行,现在就派人去给他们送信吧。”
“我已经派人去送信了。”
小梅回客栈的时候,便让门口的士兵去送信了。一直忙着学堂的事,加上小梅对延安情况了解不多,一直拖到了现在才准备见见张德他们。
“行,正好我也一块见见他们。”
刘景云只见过张德,还是对方来汇报水源情况的时候见过,至于其他两人却没见过,而且他听说现在队伍用了新的编制,一直都很想去看看。
“大家收拾下,先吃饭吧。”
小梅发现刘景云往柜台方向看了好几次,估计是饭已经做好了,于是便提议结束了会议。
“好。”
“开饭喽,开饭喽......”
张三大喊,一群孩子端着菜、饭纷纷走进了大堂。
“刚好,赶紧坐下吃饭。”
大壮、喜娃踩着饭点也赶了回来,每顿饭他们都会多做四五个人的量,再加上孩子们的饭量小,倒不用担心饭不够吃。
“殿下,梅姐,有件事要跟你们说下。”
大壮没坐,而是直接走到了刘景云近前。
“你说。”
“胖哥说,让咱们想办法再开两口井。”
“杨县令已经在办了,明早我再催催他。”
“好。”
“还有什么事吗?”
“没了。”
“嗯,那先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