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武:人在大庆,开局燕云十八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都给朕滚蛋
    攻城本就是拿士兵的命去堆,打了七天,他带出来的十万大军,已经折损惨重。

    纵然不甘,但叶众也明白,这座城八成是打不下来了。

    他双目通红,双拳紧握,咬牙切齿。

    叶众能看得出来,这次守城的士兵基本都是边军的装扮,对于边军他也算是熟悉,自知齐国的边军绝没有如此战力。

    可偏偏他们就守了下来。

    而一切的根源,就是沧州城内的守将—高顺!

    日渐西斜。

    沧州城上,高顺看着庆军鸣金收兵,疲惫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众多士兵们也纷纷欢呼雀跃,庆祝着今日的胜利。

    又守下来了。

    他们以区区两万人,硬生生扛住了清军十万精锐!

    七天下来,齐军借着城坚墙固的优势,损耗还不足半成,却生生磨掉了庆国两万大军!

    这可是泼天的功劳!

    所有参与守城的齐军都明白,这一仗过后,他们的封赏绝对丰厚!

    “高将军。”

    “高将军!”

    “高将军……”

    高顺在城墙上巡视,士兵们纷纷恭敬行礼,露出崇拜的目光。

    这几日下来,所有人都对他敬佩到了极点。

    在行伍中,向来都是以实力说话的。

    高顺以自己强悍的统帅、指挥作战能力,征服了所有人!

    ……否·

    齐国,京都。

    笃笃笃!~

    战马疾驰,一路横冲,直奔天策府。

    “前线军报!”

    “求见宁侯!”

    不多时,传令兵在管家孙福的带领下进入后院。

    来人噗通一声跪下,将军报高举。

    “侯爷,这是高将军送来的军报,沧州城……瘦下来了!”

    传令兵声音颤抖。

    军报展开,宁淮安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大胜”二字,嘴角微微扬起。

    他霍然起身。

    “休息了这么久,明天该上早朝了,庆国…….“我来了!”

    次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皇宫大殿便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

    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宁淮安的身上。

    宁淮安身穿朝服,剑履上殿。

    漆黑的朝服上绣着红纹,端的是霸气异常。

    “见过天策上将军!”

    一众武将首先上前行礼。

    随后文官们也纷纷上前恭贺,态度无比恭敬。

    宁淮安大败庆国,被皇帝封为天策上将的消息,早就已经在朝内传遍了。

    众人羡慕的同时,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宁淮安的功劳之大,纵观古今,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

    “不必客气。”宁淮安微笑致意,随后在武将阵营的首位站好。

    其身后一众武将都不由挺直了腰杆,朝文官集团投去了得意的眼神。

    “陛下驾到!—”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百官跪地,山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皇帝与太后一同入座,看到英姿勃发的宁淮安,都不由眼前一亮。

    “众卿可有本奏?”

    宁淮安走上前:“臣有本奏!”

    他抬手拿出前线送来的战报。

    “沧州大捷,庆军攻城失利,损失近两万,我国可趁此时机向庆国地处谈判,这样便可不用再费一兵一卒,成功留住沧州城,让庆国割地赔款!”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顿时就沸腾了。

    不论文武官员,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振奋的笑容。

    他们看着宁淮安,神情已经充满崇敬。

    “沧州城守住了!”

    “我们竟然可以向庆国索要各地赔款!”

    “哈哈哈,天佑我大齐啊!”

    百官兴奋不已。

    一直以来,齐国都是被庆国压着打。

    庆国欺负齐国软弱,时不时就要找理由打一架,然后齐国索要赔款。

    鸿胪寺的官员每次去谈判,都要碰一鼻子灰,让庆国人骂的狗血淋头。

    “这一次终于是扬眉吐气了,庆国也有今天呐!”

    已经六十岁的鸿胪寺少卿简雍,振臂高呼,激动的泪流满面。

    “有生之年能见此幸事,纵是死也无憾了!”

    一众官员们都喜极而泣,全都失了态。

    可他们没有克制,因为他们已经压抑了太久。

    皇座上,皇帝和太后也满面欣喜。

    “王尚书。”

    “臣在!”礼部尚书王平当即走出队列。

    战豆豆激动难以自抑,拍板道:“立即书写国书,给庆国送去!”

    庆国,京都。

    “混账!”

    皇宫大殿内,一声怒喝声响起,振聋发聩,令文武百官惊惧万分,纷纷跪倒在地。

    庆帝站起身,将战报重重的摔在地上。

    战报展开,上面的内容简直惨不忍睹。

    “这叶众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朕给他十万大军,竟然连一座小小的沧州城都攻不下来。”

    “这才数日时间,生生折损精兵两万!”

    庆帝怒不可遏。

    下方百官跪倒在地,谁也不敢搭茬。

    庆帝是个彻头彻尾的武皇帝,在庆国,没有人敢触他的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