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6章 舞弊?跟皇帝舞弊吗?
    “有必要的话,把那二十七个学生全都抓来,当堂对质!”

    “附议!”

    “我等附议!”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群情激奋。

    他们看着那张红色的榜单,眼神里已经没了半点对才华的欣赏。

    那上面不再是一个个名字。

    那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的,足以颠覆整个朝堂的阴谋。

    他们不信。

    他们也绝不接受。

    一群出身寒门,在他们眼里学的是“歪门邪道”的泥腿子,怎么能,怎么敢,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把他们这些正统出身的士人,把国子监的天之骄子,死死地踩在脚下?

    这不是打他们的脸。

    这是在掘他们整个士大夫的根!

    刘三吾一直冷眼看着。

    看着眼前这张牙舞爪、几近失控的场面。

    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无法掩饰的失望,和一种深深的悲哀。

    他缓缓站了起来。

    拿起手边那根象征着主考官权威的黄杨木戒尺。

    然后,重重地敲在桌案上。

    “咚!”

    一声清脆,却沉重无比。

    整个大堂的喧哗,像是被这一下给敲碎了,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聚焦在了这位白发苍苍的主考官身上。

    刘三吾环视众人,那目光平静得可怕。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复核?”

    “对质?”

    “你们是嫌我等的脸面,丢得还不够干净,想拿到大街上,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来看笑话吗?”

    他随手拿起一份卷宗,高高举起,像是在举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老夫问你们。”

    “这次的考卷,是不是全程糊名誊录?”

    “你们批卷子的时候,谁看见考生的名字了?”

    一句话,问得满堂哑口无言。

    钱侍郎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老夫再问你们。”

    刘三吾的声音冷了下来。

    “陛下为了这份榜单,三番五次地派人来催促进度。”

    “旨意说得清清楚楚,明日一早,就要在皇城外张榜。”

    “现在,你们要把这一切都推倒重来?”

    “谁去跟陛下解释?”

    “谁来担这个延误国家抡才大典的罪责?你吗?还是你?”

    他枯瘦的手指,在空中点了几个人。

    钱侍郎等人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

    刚才那股嚣张的气焰,顿时像被戳破的皮球,瘪了下去。

    最后,刘三吾将那份卷宗,轻轻地,却又极有分量地放回桌上。

    他的目光像两把锥子,扎进每个人的心里。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老夫,只认一件事。”

    “文章,写得好,就是好!”

    “至于写文章的人,他是哪里人,是病了还是残了,跟文章的好坏,有半点关系吗?”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

    “此榜!”

    “就这么定了!”

    “谁有异议,自己去跟陛下说!”

    至于所谓的舞弊。

    刘三吾根本就没有回应。

    唉。

    一是,陛下对广智侯的宠信,是满朝皆知的。

    前段时间,南洋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他们私下里或许讨论过对策,一点也不奇怪吧?

    二来,就算没有讨论。

    策论,国家不就那些方面的事吗?

    听说科举班的课业,比国子监还要疯狂,平时练的文章极多。

    这算什么舞弊?

    明明就是押中题了而已……

    刘三吾威严的目光又一次扫过众人,叹了口气。

    “各位不妨动点脑子。舞弊。

    跟谁舞弊?

    跟陛下吗???”

    刘三吾的话音落下,如洪钟大吕,震得整个大堂再无半点杂音。

    是啊。

    这策论,是陛下亲自出题。

    直到考策论的时候。

    才由宫内太监和锦衣卫护送密旨到贡院的……

    钱侍郎等人面如死灰。

    方才的激愤与叫嚣,此刻看来就像一场拙劣的闹剧。

    他们不敢再言,只能在刘三吾冰冷的注视下,低着头,将那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榜单,一笔一划地誊抄、核对、用印。

    每写下一个“皇家科学院”的名字,他们的心就沉一分。

    那不是墨迹,是烙印,火辣辣地烫在他们这些传统士人的脸上,也烙在了国子监数百年的荣耀之上。

    整个过程,压抑得令人窒息。

    刘三吾负手而立,看着这一切,心中唯有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知道,榜单送出去的那一刻,才是真正风暴的开始。

    但他无悔。

    取士为国,不为媚上。

    若连这点风骨都守不住,他还算什么读书人!

    ……

    武英殿。

    烛火通明,将朱元璋的身影投射在御案后的墙壁上,如同一尊沉默的山峦。

    他正在批阅奏疏,神情专注而冷峻。

    一名小太监碎步而入,脚步轻得像猫,双手捧着一个黄绫托盘,上面静静地躺着一份刚刚誊写完毕的会试金榜。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