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在即将翻看第六页时。
他的手在抖。
不知为何,随着陈然越往下翻,他内心就越是恐惧?
仿佛越接近死亡。
[只看了前五页,该怎么修心灵台二境,基本上已经被我完全推理出来了,剩下的……]
[还有必要看吗?]
想了想,最终还是翻开了第六页,他想看看后面的内容。
第六页:物质决定意识。
[嗯?]
[物质是人的第一性,意识是人的第二性。]
[意识来源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同时,意识也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即主观能动性。]
[这不就是唯物论吗?]
他皱眉翻开下一页。
第七页:意识无法反作用于物质,你得到的只是物质。
[等等!]
[前五页,已教我们如何斩去常识,获得更高级的常识。]
[简单来说,面对常识时,我们得到的是更高级的常识,而这个更高级的常识,在我们脑海中是属于意识,也就是说,这个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
[比如,白马非马。]
[肯定:白马一定是马。]
[否定:白马不是马。]
[否定之否定:在没有限制出自典故时,白马是马。]
[也就是说,我们更高级别的常识是:非典故,白马是马。]
[这个更高级别的常识,便是我们根据物质而产生的意识。]
[这时候,就不要再去反作用于物质了,即不要再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再杠下去了。]
[结论就是:更高级的常识是什么,那么物质就是什么。]
[不要再继续杠,比如,这匹白马可能是白驴骡子之类的。]
[没必要这样杠下去,只因你得到的高级回复,就已经给出最终答案:白马是马。]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你是根据物质的【偶性与本质】,最终得到的高级回复。]
[若再去质疑,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自证环节。]
继续翻看。
第八页:意识得到物质,物质作用于意识。
[这应该是无距的构建!]
[简单来说。]
[意识得到物质:即在无距中构建【物质】,从而让玩家分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
[比如,一件物品,你可以得到更高级的回复,那么说明这件物品是真实的,如果你得不到更高级的回复,说明是虚拟的。]
[你把真实的,映照在你的无距中,那么【物质作用于意识】即你看到的都是真实的。]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实体与虚拟都一样,按理说,玩家都可以获得更高级的回复,为什么虚拟的会无法获得更高级回复?
原因很简单。
实体与虚拟,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模一样,但它们都处于【肯定】阶段,即初级【肯定】,也就是【看山是山】的阶段。
但,灵台二境的玩家。
已经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高级阶段。
因此,灵台二境的玩家,可以辨别真实与虚拟,即可以得到真实的高级回复。
把获得的高级回复,在无距中映照出来,那么玩家就可以不用时时刻刻处于二境状态,也能轻松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又是虚拟的,当然虚拟人除外。
由于,灵台二境,无法在无距中映照玩家,因此,若有虚拟人存在,需要时时刻刻去获得真实玩家的高级回复。
即:时刻镇压心境!
…
第九页:二境失我状态,一定会说出谎言,真我玩家,请自寻出路;非真我玩家,需寻找一位绝对不会审判你的人,由其守护,防止被人审判。
[嗯?第九页就开始交代注意事项了,第十页是什么?]
陈然面色古怪翻看下一页。
第十页:以上灵台二境的修心之法,都是假的!
[果然是这样!]
第十页的内容,其实是写给心境还不达标的玩家看的。
简单来说,陈然通过推理就已经得到了前九页的高级回复。
因此,他知道前九页的内容都是真的。
但,对于心境不表达的玩家来说,他们推理不出修心之法是真的还是假的,当看到第十页的内容后,会对这本小册子,产生质疑,陷入无限自证环节中,从而无法开展灵台二境修心。
不过,让陈然意外的是,居然还有第十一页。
第十一页:
【犯罪是对法律的否定,审判是对犯罪的否定。】
【——陈。】
陈然:“……”
[我要举报,有人搁这公然洗脑莘莘玩家。]
很明显。
这话肯定是陈阳留下的,是想把这种想法,植入到正在深层推理修心之法的玩家意识中。
一旦洗脑成功,这些玩家势必会加入到【地府】中。
毕竟,【地府】的宗旨应该是变成地狱的执法机构。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陈阳,居然也开始玩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