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笙笙鲜少发声,但每一次,都能有效遏制掀起舆论,想从中牟利的声调。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先是边境至今才有了容身之所的流民站出,而后是战役中失去亲人的军属。
他们都是因为战争,而一直流离失所。
如果不是北疆有张老将军等大将让敌军铩羽而归,还从他们虎口中夺回失地。
北戎焉会松口?
还不是因为这百万的麒麟军,一直抵抗与北戎分势夹击南陵的白上国。
可白上国轻飘飘一句联盟抗击北戎,就想掩盖二十年前的罪行?
如果他们真有悔意,不该自己拿出百万金锭,作为赔款么?
如今,不过是怕北戎反口吞噬它。
才来纡尊降贵地跟南陵示好。
莫忘了,白上国主导的假币案,可是害苦了民生。
若非这玄冥王妃经商有道,让所有军民商贾连成一片,焉能震慑北戎不敢再进犯?
都说饮水思源,苏家这一百万金锭是从百姓身上赚取的,可她救下的人命也无数。
账,还真不是这么算的。
而今,南陵流失了一百万金锭,可一切也都照常,甚至更好了不是?
三州洪涝多地,王妃弄了稻田鱼。
塑料大棚加鱼虾,组合种植。
稀奇不?可抵不住真香!
让鱼菜、稻虾共生,还用虹吸装置,做了什么水循环生态系统。
地盘还是以前的地盘,但却一地多收。
王妃说的,那什么多元化发展。
眼看鸡鸭鱼肥美,兜里的钱也多了起来,日子也有盼头了。
管人家拿钱干什么去干嘛?
说到底,这还不是皇帝自己个的主意。
是他下的圣旨,让苏家赚钱赎人。
哦,眼看形势大好,装不下去孝子贤孙,要大义灭亲了?
早干嘛去了?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人家挣够再说。
直接原谅了那犯下罪行的白上国,一推二六五,还错全不是他这个皇帝的?
反正,钱是苏家从他们身上挣的,但那也是人家本事。
伤害不是在他们身上,他们也无权替人家原谅什么。
至于,那两个昏君值不值一百万的事。
说实在的,皇帝早干嘛去了?
如今才跳出来揭露,还不是耍心机。
反正,不管如何,他们都挺麒麟军。
危难时刻,也只有他们肯站出来保护他们。
置三州水灾不顾,自己逃生的事,以为他们都忘记了不成。
反正,这个公道,总要给的。
他们信麒麟军,也信谢将军。
相信,他们一定平安归来。
……
舆论终于平息一些,苏笙笙却是直接躺平了。
不是累的,而是真的有孕了。
也可能是菩萨座下的善男信女投身,硬是半点荤腥都不能沾。
苏笙笙就差把头发一剃,出家为尼了。
府里的那个被关的,她也没力气管了。
是店铺的生意,也没法料理了。
每日抱着个盆,就是个吐。
甚至,连吐这个字,都让她有反应。
总之,在刚刚确诊时,她就躺平了。
也不知道,才一月余的小家伙,怎么就这么能折腾人。
为了不被人察觉,她整个蜷缩在府里。
饮食上,青柠和柠语都是亲自动手。
可就这样,她们还是不放心。
在青干脆自己盘地种地,就想她一条龙的不接触外边食物。
苏笙笙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为表感谢送来的肥蟹,一筐筐进了他们的肚肠。
一只都没给她留。
简直令人发指。
连白家公子好不容易从异域寻来的葡萄酒,和咖啡豆,她也只能闻闻味。
每每这一时刻,才会让苏笙笙碎碎念那位不知在何处的人。
肚子里的小魔王,比他还要人命。
……
水灾过去,民居重建的事,一直稳步推进。
皇帝往年征召民夫修建堤坝,是劳役。
以往会给一定的优厚,比如免除兵役。
可今年,却无人看中。
从前的北戎,让南陵百姓谈虎色变。
即便只是一个南下的消息,都会让他们望风而逃,浑身直震。
可现在,各州紧密联系起来。
不再惧怕豺狼,因为他们有了底气。
而且,北戎再强悍,也没那么坚不可摧。
他们相信,如今的南陵已经今非昔比。
北戎若再敢进犯,定叫他们有去无回。
所以,对于皇帝的征召,并没有太多民夫响应。
反而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来的紧要。
他们要给苏家以工代账,自然顾不上别人的。
眼看政令无法推行,宗政锐进为了打入百姓群体,不得不有偿用工。
几乎是忍着痛,将银子从民夫手里,流转到苏家去。
谁叫,她苏家能耐大呢。
连他这个皇帝想用人,都得给钱。
以往这时候,苏家得了便宜,总得出来吆喝两声。
但这一次,却很是奇怪。
一反常态的,几乎不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