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穷人的认知就是富人的财富来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打破善恶的观念
    欢迎来到透析人性开窍章节,

    打破性本善,性本恶,

    我们要看破性本善,性本恶的假象,理解人性的欲望。

    很多人看个电视剧,总喜欢问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

    文明的本质就是表演,人比较善于伪装,所以叫做衣冠禽兽。

    底层人都是靠情绪与别人合作,能够被道德绑架所影响,上层人都是精通人性的高手,他们能够识别一个人的欲望。

    举一些例子,第一点人人都是潜伏的坏人,我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先看几个小的故事,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故事。

    主人公叫做小明,小明乘公交去办事很幸运,一上车就找到了座位,后来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这个时候上来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乘务员大声喊道,请年轻人给孕妇让座

    孕妇周围坐了很多人,却全部都装聋作哑,谁都不肯放弃自己宝贵的座位

    这个时候小明便让了座位,你说这个故事中的小明算好人还是坏人?

    我们来看第二个故事,主人公叫做小强

    有一片小区经常停电,后来经电工检修才发现一部分电缆被人偷了

    但电工又重新接了线缆,想不到没过多久,线缆又让人偷了

    这给小区的人造成了生活巨大的麻烦。后来经过警察连续几夜的蹲点,终于将这个偷线缆的人抓住了,就是小强。

    事实上,电缆在他手里面的用处也不大,顶多只能换几顿饭钱

    但就是因为他搞得四邻不安,你一定以为小强是一个坏蛋吧

    我们来看第三个故事,主人公叫做小高。

    小高在公园里面玩儿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孩子不慎掉进湖里面,湖边围了很多人

    有人呼救,有人观光,却没有人跳下去。

    小高迅速跳下去救人,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天,结果呢,孩子得救了,而他并因此生了重病。

    所以看起来小高算是一个好人

    我们来看第四个故事,主人公叫做小欢

    有一次小欢到一栋楼里面去行窃。

    他以为没有人在家,便通过管道爬到了阳台,却看到屋子里面有人,他很慌,不小心把阳台上面的花盆给打碎了。

    这个时候屋子里面的人发现了,他便大声的呼救,而这个时候小欢也慌了神,抄起手边的另一个花盆就朝业主砸了过去,把人砸晕了

    你可能认为这个小欢也是一个坏蛋。

    OK?

    你听到了这里,那么我现在告诉你,小明,小强,小高,小欢,其实是同一个人,你觉得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你不要单纯的说一个人是好人或者是坏人。

    善恶永远只是一时的状态,而不是绝对的结果。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角色下,甚至同一时间对待不同的人,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状态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上岸,表现很有可能随时随地的改变,逆转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既是好人,也可能随时成为坏人。

    为了让你更好的清楚了解这一点,老方这里还有一个很着名的心理学案例

    假设离火车发车不到一个小时,你这个时候才来买火车票

    你一看售票窗口外面已经排了 60 多个人,你大致估算了一下

    售票员平均每分钟售出一张火车票,你至少还要腾出十分钟去检票,那么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那我们换句话说,如果你排在前 30 名以内,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排在 30 名到 40 名之间,你会怎么做?

    再如果你排在 40 名,甚至 60 名之后,你又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排在前 30 名以内,你会相信只要按照次序排队,火车启动之前,你肯定是能够买到火车票的

    这个时候你想要插队的欲望,会乖乖的潜伏在你的心里面,所以你会愿意维持原有的次序,这样的情况下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好人,你占有了某种利己的优势,所以你还是有权保留好人的资格

    如果你排在第 40 名至 60 名甚至 60 名之后,你还会乖乖的去排队吗?

    按照这样的速度,你可能就会错过火车,这个时候你的欲望就会呼之欲出,你可能就会选择插队,那么你将会被认定是一名扰乱次序的坏人。

    如果你排在第 30 名到第 40 名之间,你就会产生一种矛盾感,你既想要赶紧拿到票,但又担心插队会影响次序

    你还没有下定决心打乱这个次序,当你看到有人插队这个时候,你心里面的天平就会向坏人那边倾斜,于是你开始说服自己,他都插队了,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

    然而,那个插队的人很可能会被排在前面的人赶回来,甚至报以鄙视厌恶的目光,这个时候你就会打消之前的坏念头,会坚定自己继续按照次序排队的想法

    你也就变回了一个好人,那么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