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美利坚:开局化身加州坐地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美利坚由泰格局
    听到戈登提到的名字,亨利脸上不自觉地泛起一抹冷色。

    这个埃利森——全名Lawrence Joseph Ellison(劳伦斯·约瑟夫·埃里森),是“关系式软件公司”(RSI)的创始人之一,占该公司60%的股权。

    恩,这个公司就是后世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 Corporation)的前身。

    1970年,IBM研究员埃德加·科德(Edgar F. Codd)在《ACM通讯》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革命性的论文,题目为《大型共享数据银行的关系模型》。

    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

    该概念不仅革新了数据库管理与组织的方式,更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的千亿富豪,也是因为这篇论文开启了咸鱼翻身之路。

    他在1977年,与同事Robert Miner共同创立了“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s)。

    这家公司最初的愿景就是将科德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一年后,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在1978年成功迁至硅谷并更名为“关系式软件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 Inc., RSI)。

    前不久,更是发布了适用于DEC公司的PDP-11计算机上的ORACLE产品;

    这款产品因其完整的SQL实现而备受瞩目,其中包括了子查询、连接等高级特性。

    美利坚中央情报局便因此成为了他们的首位客户。

    至于亨利与埃里森之间的纠葛,则源于更复杂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在美利坚占据主导地位的由泰人,分别是德裔和俄裔。

    前者掌控金融,后者控制媒体、工会。

    德裔由泰是从19世纪初就开始移民,美利坚了;

    而俄裔由泰,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大规模移民过来的。

    (没算1654年就登陆北美大陆的一角——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后来的纽约的23名(塞法迪)由泰难民;

    因为他们为了避免子子孙孙继续流亡的命运,伪装融入了当地社会,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1824年,德裔由泰人在南卡罗来纳州成立了第一个美利坚改革派由泰教会——查尔斯顿的贝瑟·伊萨克会堂(Congregation Beth Elohim);

    并在之后,利用美利坚掘金潮,赚得了第一桶金。

    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引发了淘金热,成千上万的人被吸引至此,追逐财富梦想。

    然而,许多由泰移民却并未直接投身于艰苦的采矿工作,而是选择了更为精明的商业策略。

    他们成为“卖铲人”,即为淘金者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如食品、工具和服装等。

    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风险,还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例如,马库斯·高盛原本是一位布料销售商,后来创立了高盛公司;

    雷曼兄弟则从棉花交易起步,最终发展成为金融界的巨头。

    到了南北战争期间,德裔由泰人更是开始在南北美军中担任各种职务,包括政府高层职位。

    特别是战后,由泰人的生意更是原地起飞。

    尤其是在服装业方面,到19世纪末,德裔由泰人一度控制了美利坚约75%的服装制造业;

    同时许多小手工业者和零售商也逐渐上升为中产阶级成员,甚至拥有了大型百货商店。

    经过淘金潮和南北战争的洗礼,德裔由泰人社群已经从社会底层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数据显示,由泰第一代男性移民中有60%从事加工行业只有不到30%的人经商;

    而到了第二代,经商的比例则更进一步,显着增加至了近60%。

    此外,在这一时期,由泰人也开始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

    雷曼兄弟(1844年)、凯恩公司(1867年)以及高盛(1869年)相继成立,这些机构逐步构建起了庞大的金融帝国。

    随着一战和二战的到来,这些金融机构更是利用资本支持换取更大的政治影响力,极大巩固了其在美利坚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而与相对顺利的德裔由泰人不同,处在沙俄帝国治下的俄裔由泰人则充满了苦苦。

    1791年,沙皇政府设立了一个被称为“由泰隔离带”(Pale of Settlement)的区域,将由泰人限制在这个西边的偏远地带居住。

    这里环境恶劣,经济落后,鸟都懒得在这里拉使。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超过500万的沙俄由泰都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

    正如俗语所说:“富裕的由泰人会做生意,贫穷的由泰人会闹革命。”

    这种环境下,一部分不满现状的由泰人开始参与工人运动,如1897年成立的全俄由泰工人联盟(Bund),以及后来在十月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布尔什维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