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3章 殿议2
    话里话外都是百姓在说,实际却是鸡蛋里挑骨头,变着法说着他们自己的心里话。

    殿内一时气氛静默,不少人脸上的笑都还未收回,都明白孙尚书与杜尚书的意思为何,都不想招惹两人的矛头……

    唯王振听不惯这歪曲的话,愤怒指着二人道:“袁复倒行逆施,残暴无度的所做所为,也能赖到剿匪之人头上?当初就该让孙尚书与杜尚书同去沿海,想来必能找一个万全之策,既能保护百姓,又能清剿水匪。”

    杜鸿拔高了声音反击,“这话并非老夫所说,老夫只是提了百姓内心担忧,虽如今匪首已擒获,但南水港一事影响甚大,百姓不满,此事便不能完全视而不见……”

    宋灵淑只觉有些好笑,这是拿南水港被屠一事,想给她和三表兄找不痛快,说白了,还要找个人给南水港之事担责。

    她朝杜鸿禀声道:“杜尚书说的对,南水港出事确实有防范失策的原因在,当时我初到苏州,只想着离间林祎与袁复之间的关系,未能想到袁复早已经定下,要在南水港起事作乱。”

    “要论责任,我与戚侍郎、陆郎中皆有过失。要论谁最该担责,我奉长公主与陛下之命追查丢失的兵器,兵器被人用来危害百姓,合该由我来担责。该如何论罪,就由二位尚书商议决定,我无二话。”

    “只是,新盐法实施以来,百姓身上已经有多重负累,还望殿内的诸位能着手眼下,分清轻重缓急,我自不会跑了去,慢慢等着诸位的决议。”

    殿内又是一阵小声议论,有人不禁摇头失笑。

    新任御史中臣已经带回匪首,等来的不是奖赏,而是揪着南水港的事不放,往重了说,这就是见不得人好。

    人家反而大度,直接一力担责,显得他们不分轻重,不分好赖……

    杜鸿脸上一片火烧,抬眼时,目光正好对上眼神冷淡的吕是闻,神色更是一僵。

    吕是闻站到殿中,肃然道:“以袁复为首的匪徒突然对南水港发起屠杀,就是要借此挑起百姓对朝廷的怨恨,阻止新盐法推行。他们早已经处心积虑,任谁也无法全然防备,自当不能横加责怪。”

    “只是,匪祸还未彻底除去,百姓对朝廷怕是还有诸多埋怨,现在急着强修新盐法,会不会让沿海更动荡不安,臣甚是担忧……”

    张预立刻出来附和道:“臣也担心,新盐法或许不用急于一时,可缓个两三年再作打算。可由盐铁司将沿海情况查清,臣等再行修订也不迟。”

    殿内细碎的议论声四起,围绕着新盐法是否需要急着修订而争辩,只有杜鸿摸着鼻子退到一边不再说话。

    宋灵淑听着殿内的话,内心不禁冷笑,本以为她将袁复带回来,他们便不会再阻挠新盐法,没想到又另找了新的理由,再缓个几年怕是和取消没区别了。

    要说百姓没有埋怨是不可能的,但这帮朝臣何曾这么般考虑过百姓,新盐法推行的初衷之一便是课税,现在反而不提此事。

    如果之前会为百姓多方考虑,新盐法也不会没考虑普通盐户抢不到配额的问题。

    听着吕相的‘忧心之言’,长公主脸上怒气渐深:“众卿都已经看过书信与口供,沿海盐商是如何欺压百姓,如若此时延缓新盐法,与放任不管有何分别。难道众卿都忘了,先帝在世时,盐税便已成久弊,如今好不容易推行,又如何能再延缓修订!”

    吕是闻应道:“并非对沿海盐商放任不管,只是修订何种条目,需得知道沿海具体情况,才能完善好。”

    考虑很周全,但这只是借口。且不说徐知予已经将新盐法实施之后的情况全部上报,光是惩治盐商并不能解决问题。

    宋灵淑明白,若是她再放任他们扯皮下去,只能一天天延缓,会把盐铁司直接拖死。看长公主神色,似乎没办法反驳吕相的话。

    “臣这里有一份案卷口供,是洋泽县盐商王家勾结水匪,买通县令,坑害百姓的实证,请诸位看完后,再行决定是否延缓或取消新盐法。”

    说罢,取出另一叠口供,包括她写的案卷阐述,交到了刘内侍手上。

    刘内侍先呈给长公主,再依次呈到殿内众臣的手中。殿内很快议论声四起,袁复勾结各盐商的信件中,并无太详尽的过程。

    王家主将与袁复有勾结的人说出,几乎整个苏州的大盐商都在内,如此联合起来对抗新盐法,已经不能再避而不听,把沿海的隐患当作不存在。

    她接着道:“洋泽县的张闵是在围攻海岛时抓获,据他所说,王家在新盐法公布前,就已经在村子里四处宣扬,要竞价卖出盐田。村中的盐户都趋之若鹜,只是碍于囊中羞涩都只能眼睁睁看着。”

    “没想到,在王家定下的竞价日的前一天,有人找上张闵,说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不用参与竞价直接就能买。张闵一听,以为自己捡了便宜,便听信那人所言,找了醉雨楼的刘五爷,贷了二百多两,再加上家中所有银钱,才买下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