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治怂了,将东宫拱手让出,但他心里依然是越想越气,路过皇宫门口的时候,甚至有种冲进去找父皇告一状的冲动。
然而,就在李治要回到晋王府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小太监。
这个小太监乃是他和武媚娘传话的专用太监,他一看到此人就知道该咋做了。
“你们都下去!”
“诺!”
客厅内只剩下李治和小太监的时候,小太监赶忙上前见礼。
“奴婢拜见晋王殿下!”
“咳咳,可是有什么手书?”
“有!”
“武才人让殿下看完直接烧毁!”
李治闻言点点头,然后从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张字条,只是在看过之后,他的脸上出现狐疑之色。
“这是何意?”
“回殿下,奴婢不知……”
“武才人没说别的吗?”
“说了……”
“说殿下此时只有破釜沉舟,才有一线生机!”
“破釜沉舟?”
李治听到这话略微沉吟下,然后暗暗下定决心。
“孤知道了!”
“你回去转告武才人,说孤这就去宫门哭诉!”
“诺!”
太极宫门前。
李治穿着破旧的衣服,长跪在宫门口,每当有大臣出来他都发出一阵哭声。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顿时引起很多人的围观。
“咦?”
“这不是晋王殿下吗,他咋突然跪在这儿了?”
“嗨!”
“还能是为啥,当然是因为被人从东宫给赶出来了!”
“敢出来?”
“不应该吧?”
“皇太孙向来仁义,再差也不差这几天,咋还能突然将晋王给赶出来?”
“不过晋王也确实有点不知好歹了,换成那懂事的人,根本不用人赶,自己就该乖乖的搬出来!”
“你这话也有道理,这事确实是晋王有点不懂事了。”
“但就算晋王不懂事,皇太孙也不该如此急切的赶人呀,这多少让人有点寒心……”
不到半个时辰,李治的哭声就传遍了三省六部,成了皇城内所有人的谈资。
李世民自然也听到这个消息,当即阴沉着脸质问道。
“这逆子想干什么!”
长孙无忌闻言,赶忙帮着李治说话。
“陛下,此事确实怪不到晋王身上。晋王早就在筹备搬家了,很多东西都送到晋王府了,只剩下一些古玩、字画,以及陛下这些年的赏赐没搬。”
“然而,皇太孙连这几天都等不及,强行命人闯入东宫将稚奴给赶出去,这咋说都有点不像话!”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皱,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是这样吗?”
“朕的大孙能这么不懂事?”
长孙无忌闻言无奈的摊开手。
“陛下若是不信尽管去派人调查,微臣若有半句虚言,任凭陛下处置!”
李世民当即派人去调查,没一会儿百骑司的人就回来报告。
“陛下,嫡长孙确实派人直接进驻东宫,将晋王的太监、宫人还有物品给礼送到晋王府。”
“礼送?”
李世民闻言当即冷笑道。
“你们百骑司也投了新主子么,竟然替那孙子说谎话!”
“这种事有礼送的吗,所谓的礼送,不过是给他脸上贴金!”
李世民毒舌几句又问道。
“李厥可是住进东宫了?”
百骑司的人闻言摇摇头。
“没有!”
“皇太孙派了几百名工匠对东宫进行修缮……”
“修缮?”
“朕记得东宫前段时间刚修缮完吧?”
“回陛下,皇太孙说,要将东宫恢复成承乾太子住时候的样子……”
“这……”
李世民本来满心愤怒,但听到承乾太子时顿时有点心虚。
“算了!”
“姑且念他还算有点孝心,朕就不追究他这次了!”
“来人,赏赐晋王锦缎千匹,再给晋王增加一千户食邑!”
长孙无忌闻言心里暗喜,心道李治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虽说没能将李厥扳倒,但已经引起陛下的注意,也算是效果非凡了!
再加上陛下这番赏赐,定然会引起朝臣的一阵犹豫,又给李治争取了不少时间。
不多时,传旨太监来到宫门口。
李治听罢父皇的圣旨心里狂喜,武姐姐果然是女中诸葛,只是让自己跑过来哭一哭,就能哭来这么大的好处!
锦缎千匹,这至少是上万贯的财富了!
至于一千户食邑,这也是非同一般的赏赐,算上自己之前的三千户,自己可就有四千户食邑!
“儿臣谢父皇恩典,呜呜呜……”
“儿臣恭祝父皇千秋,呜呜呜……”
虽说好处已经拿到了,但做戏做全套,该哭还是得哭。
然而,当李治满心欢喜的回到晋王府,他发现上午给自己传信的太监又来了。
“你怎么又来了?”
“殿下,武才人有话要说,请您晚上去掖庭宫西边的坊市一聚……”
“哦哦哦,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