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6章 贪赃枉法
    沈遇安忙得恨不得有分身,沈家人见他这么劳累,心疼不已。

    沈云之则是不管府学的同窗和夫子怎么引诱,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小叔父日日都忙得点灯处理公务,他都怕小叔父累病了,怎么还会拿功课过来烦小叔父。

    “无事,我得空每日给你讲几道题也可。”

    不过沈云之还是坚持让沈遇安先忙院试的事。

    沈云之有时候犟得很,沈遇安见他打定主意,便也不再劝说。

    “如此,等院试后,我再抽空好好给你讲学。”

    “季志让叔父劳心了。”

    院试开考前,沈遇安就要去考院出考题,不能回府。

    一直到批完院试的卷子,出了名次,沈遇安才一脸疲惫回了家中。

    “快,大人回来了,准备热汤。”

    沈遇安洗漱完,直接去了膳厅。

    沈家人看着埋头苦吃的沈遇安心疼不已。

    沈家人哪见过他这么疲惫的时候啊,以前沈遇安去下地都没这么疲惫。

    吃饱喝足,沈遇安见家人担心,连忙说道:“无事,只是批卷子伤神。”

    “不过,整体来说,这一次院试,能看得出来,院试的学子,比秋闱的学子进步不少。”

    不是说院试的学子学问比乡试的学子更好,而是沈遇安看得出来,这些学子在学问上进步诸多。

    没让他一片苦心付诸东流。

    “教谕他们也说有叔父帮扶,府学的学子文风好了许多。”

    沈遇安点点头,开口考校沈云之。

    沈云之刚刚心疼他的眼神一变,不是,小叔父不是人吧,都这么累了,还要考他。

    幸亏他这些时日也没偷懒,沈云之一一回答。

    到最后,磕巴地回答沈遇安的提问。

    “看来这些时日没偷懒。”

    “明日起,你便日日回府中来,我亲自教你,明年就是秋闱了。”

    沈云之面色一紧,总感觉日子紧迫起来。

    次日,沈遇安去参加了簪花宴。

    在众位诸位秀才的起哄下,沈遇安在官帽左侧簪了一朵牡丹。

    王氏见到孙子这冶丽的样貌有些恍惚,孙子长大了,和老头子还有儿子有些相像。

    “哟,人比花娇呀。”王氏打趣着孙子。

    沈遇安无奈地看着王氏。

    “过些时日遇安便及冠了,家中要大办么?”沈青盼抬眸望向家人,而后转头看沈遇安。

    及冠,便代表了男子成年。

    “没想到遇安这就及冠了。”刘氏有些恍然地看着儿子。

    以前那么小小的一团,现在长得人高马大,刘氏低头,唇角露出一抹笑。

    “当然要大办,就交给我吧。”王氏一锤定音。

    家中的事早就全权交给沈青盼掌管,孙子的及冠礼,王氏想亲自办。

    刘氏举手:“我也要帮忙。”

    “那我从旁协助阿奶。”

    沈遇安想着不用大办,但已经没有他插上话的地方了。

    八月初一。

    一早,沈家客似云来。

    及冠礼由家中长辈筹备,是家中男性长辈给他冠礼,可沈家男子只有一个沈云之在场,辈分又低。

    最后,在沈遇安的坚持下,由王氏给沈遇安戴冠。

    沈遇安一袭青蓝色锦衣,低头弯腰站在王氏跟前。

    王氏拿起一枚玉簪插入发冠之中。

    “愿我孙儿一生安健顺遂。”

    “礼成。”

    沈遇安起身,扶着王氏招待客人。

    今日来沈家的人不少,有岭南诸多官员,还有和沈遇安关系不错的商贾。

    司徒璟本来也要来的,可惜最近南越总是蠢蠢欲动,他不敢随意离开关隘口,只遣人送了礼来。

    官员和乡绅恭维着沈遇安,众人总感觉有些渺茫,原来岭南知府沈遇安,现在才是及冠的年纪。

    那他十几岁就捉海盗计拿贪官,这是怎么样的才能啊。

    怪不得能连中六元,原来学富五车只是沈大人不值一谈的荧晖。

    一直到夜里,沈家这才把客人都送走。

    “遇安,静然居的掌柜送了贵礼来,差人送回去,还是卖了入账府衙?”

    沈遇安及冠不少人为了巴结,送的礼贵重不已,沈遇安打算太过贵重的礼反还回去,若是对方拒收,就当对方捐献给岭南百姓了。

    他会让人造册,到时候大肆宣传出去,百姓们会对那些乡绅很感激的。

    静然居?

    沈遇安看了下账册上静然居送来的礼。

    “不必,这应该是颜清送给我的及冠礼。”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王氏和刘氏看向沈青盼,却见沈青盼面色如常把静然居的礼纳入沈家账上。

    见姐姐神色没有异常,沈遇安心中松了口气。

    及冠宴后,岭南迎来了丰收。

    最先收成的是地里的粮食,最近岭南雨水多,百姓们见太阳出来,赶紧把稻子收了。

    在晒稻谷的时候,百姓们忙里抽闲去地里看已经成熟的玉米。

    “玉米可真好吃,要不是府衙说要粮种,前些时日收了更好。”

    “是嘞,我家地里的玉米前些日子熟了,我们家掰了几根来煮,好吃得紧。”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